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
    周济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 (17): 2273-2284.  
    摘要7468)      PDF (1586KB)(24096)    收藏

    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在详细分析我国制造业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制造2025”的指导思想、战略部署、基本方针和战略举措,认为“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指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应该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制高点、突破口和主攻方向”,重点围绕“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和“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两个论断展开了全面深入的剖析解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分开-合并的激光雷达距离图像特征提取
    满增光, 叶文华, 楼佩煌, 肖海宁
    中国机械工程    2011, 22 (19): 2303-2306.  
    摘要5698)      PDF (444KB)(3061)    收藏
    针对移动机器人依靠激光雷达感知环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开-合并框架的直线特征提取算法。在分开阶段,用IEPF(iterative end point fit)算法对采集的激光雷达数据集合进行递归分割。在合并阶段,对由两相邻数据集合构成的新集合同时用EPF(end point fit)算法和总体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如果两种拟合误差分别小于各自的阈值,则合并两个集合。合并阶段是一个递归过程,直到所有的两相邻数据集合都不满足上述合并条件才终止算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大降低了IEPF算法固定阈值所带来的过分割和欠分割的可能性,得到了很好的直线特征提取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 制造前沿 ]增材制造技术——现状与未来
    卢秉恒,
    中国机械工程   
    录用日期: 2020-01-17

    4. 汽车前纵梁的拼焊板轻量化设计研究
    施欲亮;朱平;沈利冰;林忠钦
    J4    2008, 19 (3): 374-377.  
    摘要3959)      PDF (3567KB)(3177)    收藏

    在已有车型基础上研究了利用拼焊板进行前纵梁改进的轻量化设计方法,达到了在满足强度和刚度条件基础上减轻汽车重量和改善碰撞性能的目的。通过CAE解析了汽车在自重工况下的前纵梁应力分布,确定了前纵梁的分块数目及焊缝布置,推导了由拼焊板替换的车身梁结构的强度、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的约束方程,并以此计算拼焊板前纵梁的厚度。整车碰撞仿真证明,拼焊板设计后的前纵梁具有更好的耐撞性,并且达到了减重17.7%的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一种风机转子用FV520(B)不锈钢碱性焊条的研制
    张敏1, 李岩1, 2, 李继红1, 吕金波1
    中国机械工程    2011, 22 (22): 2749-2753.  
    摘要3799)      PDF (623KB)(2105)    收藏
    根据风机叶轮焊接接头强韧性对高性能焊条的要求,结合焊材设计的组织匹配原则,通过金相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断口观察等方法,研制了一种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都较为优异的焊条。结果表明,所研制焊条熔敷金属的合金系为Cr-Ni-Nb-Cu-Ti,其力学性能优于FV520(B)专用焊条;Mo、Nb、Ti、Cr等合金元素的富铬碳化物和合金碳化物Mo2C3、NbCrN、Ti(C,N)提高了熔敷金属的强韧性;焊缝区和HAZ的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SH)+板条马氏体(M)+残余奥氏体(A′)+二次析出相;1#、2#、4#焊条的断裂机理为准解理断裂,而3#焊条的断裂机理为韧窝加解理的复合型断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于Sommerfeld数的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稳定性分析
     
    徐武彬, 王镇江, 陈其兵, 李冰, 张宏献
    J4    2009, 20 (23): 2875-2879.  
    摘要3718)      PDF (4437KB)(4459)    收藏
    系统介绍了基于非线性油膜力模型的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转子轴心轨迹分析的系统稳定性判定方法及其数学计算方法。在系统分析过程中采用量纲一的Sommerfeld数来综合表示系统的主要参数,通过该参数可以很方便地分析计算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及其稳定性,并给出了系统量纲一的稳定性临界曲线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弧面凸轮廓面三坐标机测量与传动质量评价
    葛荣雨;冯显英;宋现春;杨广磊;
    J4    2008, 19 (3): 285-288.  
    摘要3704)      PDF (3357KB)(2758)    收藏

    在分析了弧面凸轮廓面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三坐标测量机对弧面凸轮廓面进行了等径点位测量,并提出了一种逐点比较法,将所有的测量数据用于确定凸轮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的位置关系。用非均匀B样条曲线拟合所有凸轮坐标系中的点坐标数据,由拟合曲线和滚子共轭运动的啮合方程求解实际共轭运动,从而评价弧面凸轮廓面的传动质量。最后,通过一个检测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基于构型分岔的并联机构优化设计
    陈维山;陈华;谢涛;刘军考
    J4    2008, 19 (3): 295-299.  
    摘要3697)      PDF (4445KB)(2549)    收藏

    对于给定的一组运动输入参数,并联机构有可能出现构型分岔。为了使机构在连杆长度范围内能够随意运动,基于构型分岔进行了并联机构优化设计。在连杆空间分析并联机构运动状态的基础上,应用杆长向量表示了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的16种极限构型。为避免机构出现构型分岔,利用同伦法和静态分岔条件,分析了极限构型的分岔特性,得到连杆的长度范围。对所设计的机构进行了运动可控制条件分析,以保证机构在整个杆长范围内可以控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无奇异完全各向同性2T1R型并联机构的结构综合
    张彦斌;;吴鑫;刘宏昭;张明洪;
    J4    2008, 19 (3): 277-281.  
    摘要3606)      PDF (3947KB)(2766)    收藏

    提出了无奇异各向同性三自由度2T1R空间并联机构结构综合的一种系统方法。得到了24种新型无耦合并联机构方案和24种完全各向同性并联机构方案。在整个工作空间内,完全各向同性并联机构的主动副速度与动平台速度之间的线性映射雅可比矩阵为3×3阶单位阵,因此机构不存在奇异现象。由于无耦合并联机构和完全各向同性机构实现了主驱动器与动平台速度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解决了并联机构控制难的问题。给出了完全各向同性2T1R并联机构支路的构造设计原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有缆水下机器人主动升沉补偿控制研究
    杨文林, 张艾群, 张竺英, 魏素芬
    J4    2009, 20 (23): 2777-2781.  
    摘要3604)      PDF (3849KB)(3402)    收藏
     
    针对母船的升沉运动影响有缆水下机器人的释放与回收的工程实际需求,提出了利用液压绞车降低中继器的升沉速度来实现水下机器人主动升沉补偿控制的方法,来提高水下机器人释放与回收的安全性能。建立液压绞车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主动升沉补偿前馈控制器。水下机器人主动升沉补偿实验表明液压系统的非线性降低了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前馈控制的升沉补偿效率。针对液压绞车的非线性特性,设计了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预测控制算法,仿真实验表明基于液压系统参数辨识的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预测控制可以得到较高的升沉补偿效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开孔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对疲劳寿命影响的定量分析
    刘军;刘勇俊;刘永寿;岳珠峰
    J4    2008, 19 (3): 327-329.  
    摘要3579)      PDF (5097KB)(2766)    收藏

    对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开孔铝板进行了疲劳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开孔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对疲劳寿命影响的经验公式;通过扫描电镜进行了断口分析,揭示了表面粗糙度对裂纹形成方式的影响。最后,运用细节疲劳额定值法对开孔试件的疲劳寿命进行了可靠性分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基于云服务的产品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研究
    冯青, 余隋怀, 杨延璞, 宋红, 陆长德
    中国机械工程    2013, 24 (15): 2053-2059.  
    摘要3560)      PDF (831KB)(2836)    收藏

    为了更好地解决复杂产品设计中的决策服务问题,提出一种将云服务、需求驱动和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相结合的决策支持系统。在该决策支持系统中,通过云服务将各类软硬件设计资源和制造能力虚拟化和服务化,利用其富含语义的Web服务,实现决策支持过程中抽象决策过程建模与实际决策服务执行之间的动态映射。另外,为了提高系统的决策能力,在系统层次模型的
    基础上,提出了决策任务提交及分解模型,论述了模型各模块相互调用协作的运作流程,设计并开发了面向决策支持系统的云服务平台雏形,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多轴车制动的动力学模型及制动性能分析
    万振;高峰;丁靖;吴学雷;
    J4    2008, 19 (3): 365-369.  
    摘要3526)      PDF (3658KB)(2805)    收藏

    通过分析经典车辆制动动力学模型应用于多轴车制动计算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引进悬架变形协调方程的通用化多轴车直线制动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多轴车直线制动时地面法向反作用力的通用计算公式,并提出了一种便于计算机语言实现的直接计算多轴车抱死顺序的算法。基于该算法,推导了地面制动力、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通用计算公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基于遗传算法的机器人最优测量构型研究
    王东署;张文丙
    J4    2008, 19 (3): 262-266.  
    摘要3519)      PDF (4481KB)(2714)    收藏

    研究了机器人标定中最优测量构型的选择,采用奇异值分解方法获得了机器人位姿测量构型的观测指标。以该指标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来选择机器人的一系列最优测量构型,以最小化参数估计中测量和建模误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获得的最优测量构型的标定结果优于随机选择的测量构型的标定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基于模态分析法的车身NVH结构灵敏度分析
    杨搏;朱平;余海东;韩旭
    J4    2008, 19 (3): 361-364.  
    摘要3426)      PDF (4190KB)(4208)    收藏

    以某SUV车为例,建立了车身及乘客室声腔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模态分析法,根据轿车车身结构和乘客室的声固耦合效应,通过模态分析得到车身结构和室内声腔的各阶耦合振动模式,通过声压响应分析得到车内噪声级别,通过结构灵敏度分析识别出车内噪声的主要来源。针对噪声源提出的改进措施有效降低了车内噪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激光冲击对金属板料裂纹的影响模型
    任旭东;张永康;;周建忠;顾永玉;周立春;
    J4    2008, 19 (3): 358-360.  
    摘要3397)      PDF (2225KB)(2631)    收藏

    研究了含有裂纹的金属板料在激光冲击波载荷作用下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和裂纹扩展速度的变化,利用断裂力学理论,对激光冲击加载下裂尖参数计算模型进行优化,采用应力强度因子叠加法,将外加载荷引起的应力强度因子和激光冲击后残留的残余压应力引起的应力强度因子叠加,推导出下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因子表达式,由此可精确计算出金属板料的裂纹萌生寿命和裂纹扩展速度,实验验证了航空钛合金Ti6Al4V激光冲击后残余应力对裂纹扩展速度的影响,从而建立了激光冲击作用对板料裂纹扩展的影响的理论模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基于轮速和压力控制状态信息的ABS参考车速算法研究及其试验验证
    王伟达;丁能根;徐向阳;杨磊
    J4    2008, 19 (3): 370-373.  
    摘要3380)      PDF (3262KB)(3328)    收藏

    在现有ABS参考车速算法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实用的自适应算法。该算法基于轮速和压力控制状态信息,准确区分了每个控制循环,在每一控制循环结束时重新估算车身减速度,并据此估算下一控制循环的参考车速。编写了该参考车速自适应算法的程序,并用自行开发的ABS控制软件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参考车速算法的有效性,表明该算法满足ABS控制的要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基于仿真的数控铣削加工参数优化研究
    张臣;周来水;安鲁陵;周儒荣
    J4    2007, 18 (24): 2955-2960.  
    摘要3336)      PDF (5747KB)(2951)    收藏

    针对数控铣削加工参数优化问题,通过加工仿真,计算每一走刀步的切削深度和切削宽度并划分区间。在每一个由组合划分区间内所有刀步构成的一个加工特征组合段上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每一加工特征组合段的加工参数进行优化,自动修改NC程序中的加工参数并反映优化结果。应用实例证明,提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和优化求解算法正确、有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偏载系数法分析装载机动臂强度
    姜峰;李剑峰;李方义;王玉玲
    J4    2008, 19 (3): 272-276.  
    摘要3329)      PDF (4416KB)(2777)    收藏

    通过对装载机工作循环的分析,引入了偏载系数的概念,提出了装载机受力计算的一种新方法。采用逆向思维,以偏载工况的计算为主,正载工况作为偏载工况的一种特殊情况,将两者的计算统一到一个连续函数中,并借助有限元软件,定量分析了从正载到极限偏载过程中动臂的应力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偏载造成最大损害的部位是偏载端动臂和铲斗的铰接点处,同时一定程度的偏载不会对工作装置造成较大损害。基于试验对所建立的CAD模型和CAE分析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的研究与进展
    李文锋, 张帆, 闫新庆, 杨小铸, 杜娟, 韩锐
    中国机械工程    2008, 19 (1): 114-119.  
    摘要3325)      PDF (4460KB)(3322)    收藏

    在分析移动机器人的特点与应用的基础上,从控制与自治技术研究角度回顾了移动机器人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移动机器人的控制模式和常见的一些控制系统,并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指出了移动机器人控制框架研究的方向和特点,分析了现有的一些控制框架。结合传感器网络的发展,预测了移动机器人与传感器网络结合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传感器网络环境下移动机器人控制框架所面临的挑战和策略,给出了一种可行的控制框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基于CAN通信的混合动力系统硬件在环仿真实验
    胡建军;赵玉省;秦大同
    J4    2008, 19 (3): 300-304.  
    摘要3316)      PDF (4106KB)(2862)    收藏

    以ISG型轻度混合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dSPACE环境下的混合动力系统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平台,进行了基于CAN通信的混合动力系统动力总成控制器的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对混合动力系统启动、加速助力、匀速充电等不同工况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实验和分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基于综合关联度分析的风机故障诊断
    扶名福, 谢明祥, 饶泓, 杨国泰
    中国机械工程    2007, 18 (20): 2403-2405.  
    摘要3302)      PDF (2242KB)(2605)    收藏

    在分析了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故障诊断中模式的各特征参数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引起的模式间“相似性”的形状变异和“相近性”的距离差别,引进了相似系数,将关联度和相似系数联合形成综合关联度,提出了综合关联度分析诊断法,并将该方法用于风机的故障诊断。实例表明,将综合关联度分析法引入风机故障诊断中是可行的,且具有方法简单、计算量小、识别可靠等特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光刻机主基板的动态特性分析及优化
    陈学东, 郭合忠, 严天宏, 余显忠
    中国机械工程    2007, 18 (21): 2524-2527.  
    摘要3289)      PDF (5346KB)(2474)    收藏

    利用有限元分析理论和模态分析理论,分析了高分辨光刻机主基板的动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主基板结构设计合理。结合模态试验,验证了主基板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利用该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灵敏度分析,还进一步实现了主基板结构的优化设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超精密切削切屑形成过程的SPH方法模拟研究
     
    王永刚
    J4    2009, 20 (23): 2861-2864,2870.  
    摘要3265)      PDF (9570KB)(3059)    收藏
    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对单点金刚石刀具超精密切削AISI-4340钢的切屑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当切削厚度较大(0.9μm和0.6μm)时,超精密切削加工产生切屑的形成机制同普通切削一样属于剪切滑移破坏,切屑呈锯齿状,切削力呈波浪形振荡;当切削厚度较小(0.30μm和0.15μm)时,切屑形成机制由剪切破坏转换为挤压破坏,形成了带状连续切屑,切削力在进入稳定切削阶段后基本保持恒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整体成形金属波纹管的特性模拟及试验
    马伟;李济顺;钟玉平;段玫;宗颖超
    J4    2008, 19 (7): 0-881.  
    摘要3261)      PDF (3440KB)(2478)    收藏

    利用有限元方法完成了整体成形碟形波纹管的刚度及稳定性计算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整体成形碟形波纹管的刚度及稳定性均显示强非线性特征。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得到的结果和试验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能够较好地模拟碟形波纹管的临界失稳压力及失稳形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粗糙集-遗传算法-神经网络集成分类器及其在转子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陈果
    中国机械工程    2008, 19 (1): 85-90.  
    摘要3258)      PDF (4825KB)(2709)    收藏

    针对转子故障诊断问题,在综合粗糙集理论、遗传算法及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各自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粗糙集-遗传算法-神经网络(RS-GA-NN)集成分类器模型。在该模型中,利用粗糙集理论的离散和约简算法实现对样本数据的特征选取;利用神经网络实现样本特征向量与故障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利用遗传算法实现对神经网络的结构优化以使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达到最优。利用转子故障实验台模拟了不平衡、不对中、碰摩及油膜涡动4种故障的127个样本,构建了多故障识别的RS-GA-NN集成分类器,进行了转子故障的智能诊断实验,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盒形件拉深智能化控制实时识别及预测
    苏春建;赵军;官英平;马瑞
    J4    2008, 19 (3): 351-354.  
    摘要3181)      PDF (3341KB)(2236)    收藏

    在板材成形智能化控制的4个基本要素中,材料性能参数的实时识别及最优工艺参数的预测是最复杂的两个要素。识别和预测精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智能化控制成功与否。以盒形件智能拉深控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盒形拉深件的材料性能参数和摩擦因数的实时识别前馈神经网络,通过实时监测来实时识别所需要的材料性能参数,并预测最优的工艺参数,从而获得了较高的收敛精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用无网格法进行大变形柔性机构拓扑优化设
    杜义贤, 陈立平, 罗震
    中国机械工程    2008, 19 (2): 130-136.  
    摘要3164)      PDF (5896KB)(2736)    收藏

    基于连续体结构的拓扑优化理论,将无网格伽辽金数值方法引入分布式大变形柔性机构拓扑优化设计,并解决了优化中的几何非线性问题。在优化问题中,基于各向同性固体材料惩罚模型(solidisotropic material with penalization,SIMP)和折衷规划法,同时考虑结构的柔性和刚度要求,建立了柔性机构拓扑优化的多准则优化模型,并利用优化准则法求解。采用无网格伽辽金法将求解域离散成节点,避免了有限元方法在处理大变形问题时由于使用网格而产生网格畸变等问题。求解经典算例,与基于线性理论的优化结果相比较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广义随机空间内相关系数的可靠性灵敏度
    王世鹏;张义民;解艳彩
    J4    2007, 18 (23): 0-2778.  
    摘要3125)      PDF (3347KB)(2511)    收藏

    在可靠性分析的优化方法基础上,对随机变量间相关系数在可靠性分析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随机变量间相关系数的可靠性灵敏度的计算和分析,得到了随机变量间相关系数的改变对结构可靠性的影响。通过实例计算来展示该方法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情况。研究结果为确定随机变量间相关系数在可靠性分析中的重要性以及对结构可靠性的影响提供了分析方法,为统计分析工作以及可靠性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一般6R机器人的高精度逆运动学算法研究
    刘松国, 朱世强, 程永伦,
    中国机械工程    2007, 18 (20): 2414-2418.  
    摘要3013)      PDF (3545KB)(3199)    收藏

    为解决一般6R机器人的逆运动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符号运算和矩阵分解的高精度逆运动学算法。采用符号运算求解逆运动学方程的系数矩阵,避免了大量中间过程的浮点数计算累积误差;通过矩阵奇异值分解优化方法提高消元矩阵的秩稳定性;将一元十六次方程求根问题转化为求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问题,并选取较高数量级的相关元素求解关节变量,最大程度地减小数值计算累积误差的影响,提高了逆运动学算法的稳定性和精度,得到具有任意期望精度的最多16组实数逆运动学解。以一般6R机器人和有误差的PUMA560类型机器人作为求解实例,实验和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混合动力汽车行星齿轮机构的方案设计与优选
    朱福堂, 陈, 俐, 殷承良, 唐林
    中国机械工程    2010, 21 (1): 104-109.  
    摘要3005)      PDF (4437KB)(2139)    收藏
    行星齿轮机构因其结构紧凑、传动比大和承载能力强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作为多能源动力耦合机构,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中。为了得到所有满足要求拓扑特性的行星齿轮机构方案,并从中优选出混合动力汽车行星齿轮耦合机构的新型方案,以作为后续分析设计的参照,首先采用创造性设计法,设计产生一系列具有要求拓扑特性的行星齿轮机构方案;然后根据行星齿轮传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多能源动力耦合机构的设计要求,并结合矩阵理论,提出HEV-PGCM的方案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并应用此方法对各个方案进行了方案的可行性判别、分析与优选。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通用性和一般性,可以实现HEV-PGCM的方案评价与优选,为HEV-PGCM后续设计与分析提供参考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外圆磨削表面淬硬试验与动态仿真
    韩正铜, 杨刚, 杜长龙, 朱华, 马占龙
    J4    2009, 20 (23): 2800-2803.  
    摘要2996)      PDF (4335KB)(1223)    收藏
    采用外圆磨削方式对40Cr钢进行磨削表面强化试验,并采用对试样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和表面硬度测量的方法,验证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随后用ANSYS对磨削温度场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得到磨削过程中温度场的分布状况以及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硬化深度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非常接近,表明在不具备试验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用仿真代替试验进行研究和预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基于混沌粒子群优化的神经网络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仇国庆;唐贤伦;庄陵;杨志龙;
    J4    2008, 19 (21): 0-2524.  
    摘要2996)      PDF (2964KB)(2365)    收藏

    基于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一种根据群体早熟收敛程度和个体适应值来调整惯性权重的自适应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算法兼顾全局寻优和局部寻优,能够有效地避免早熟收敛。使用自适应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训练神经网络并建立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粒子群优化算法、遗传算法训练神经网络相比,基于自适应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神经网络能够有效改善神经网络的训练效率,提高故障模式识别的准确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5R柔性并联机器人系统运动微分方程
    杜兆才, 余跃庆
    中国机械工程    2008, 19 (1): 75-79.  
    摘要2989)      PDF (3704KB)(1213)    收藏

    为了描述平面5R柔性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需要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微分方程。针对刚性活动平台和柔性杆件的运动学耦合特点,改进了一套适用于刚体、柔性体耦合的有限元建模方法,推导出单元弹性广义坐标相对于系统弹性广义坐标的转换矩阵,综合考虑了科氏阻尼、离心刚度和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利用运动弹性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平面5R柔性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微分方程,避免了采用运动学和动力学约束方程的弊端,提高了建模精度。计算实例表明,该方程反映了机器人的弹性振动特性,杆件的弹性变形对机器人的运动误差具有重要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仿袋鼠机器人腾空阶段跳跃运动特性研究
    葛文杰, 黄杰, 杨方
    中国机械工程    2007, 18 (21): 2521-2524.  
    摘要2984)      PDF (3474KB)(1517)    收藏

    针对袋鼠生物体结构及其腾空阶段的运动特点,提出了仿袋鼠跳跃机器人腾空阶段的运动特性分析方法。采用D-H法建立了仿袋鼠跳跃机器人腾空阶段的运动学分析模型,基于拉格朗日方法推导了其腾空阶段的动力学方程,最后利用MATLAB结合实例对此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仿袋鼠跳跃机器人的髋关节和膝关节对于整个机器人的空中姿态调节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结果为仿袋鼠跳跃机器人的试验研究和驱动器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局部多孔质气浮止推轴承的设计研究
    王建敏, 戴一帆, 李圣怡
    中国机械工程    2008, 19 (1): 38-43.  
    摘要2981)      PDF (4856KB)(1673)    收藏

    建立了局部多孔质气浮轴承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轴承气膜交界面处的切向速度滑移。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理论仿真,轴承静态特性的仿真与试验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说明经过修改后的雷诺方程可以用来作为局部多孔质气浮轴承研究的理论模型。利用该模型成功计算出不同渗透系数、不同厚度及不同直径的局部多孔质气浮轴承的流量、承载及刚度特性,并给出了相应的变化曲线。根据仿真结论,提出了局部多孔质气浮止推轴承的设计准则。另外,从理论上将该类轴承与全多孔质类型气浮轴的承特性进行了对比,表明局部多孔质气浮轴承有着优良的特性,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电液集成式液压提升机电液速度伺服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
    彭佑多;余;兵;高光辉;刘繁茂
    J4    2007, 18 (22): 0-2673.  
    摘要2955)      PDF (4255KB)(3083)    收藏

    建立了电液集成式液压提升机电液速度伺服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在系统参数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原数学模型进行了简化。利用动态仿真软件Simulink建立了数学模型简化前后的仿真模型。利用MATLAB仿真程序研究了系统的动态特性,并据此进行了滞后校正,以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小波基TVAR建模时频分析及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王胜春;韩捷;李剑峰;李志农
    J4    2008, 19 (7): 0-761.  
    摘要2938)      PDF (3498KB)(2103)    收藏

    研究了非平稳信号的时变自回归建模方法,提出了应用小波基函数将非平稳时变参数的辨识转化为线性时不变问题的辨识,在此基础上,应用带遗忘因子的递归最小二乘算法进行参数估计,实现了信号的自适应时频分析。通过仿真算例将该法与短时傅里叶变换、Wigner分布的结果相比较,验证了该方法时频分辨率高的优越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轴承的故障诊断,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故障诊断的特征提取是有效的。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通用量子门神经网络在齿轮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李胜, 张培林, 李兵, 王国德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 (6): 773-777.  
    摘要2928)      PDF (556KB)(1196)    收藏

    为进一步提高齿轮故障诊断能力,结合目前神经网络机理的研究进展,建立了一种基于通用量子门的量子神经元模型,提出了通用量子门神经网络(universal  quantum  gate neural network,UQGN)算法。首先,该算法将转换后的量子态训练样本作为输入。然后,利用量子旋转门和通用量子门完成旋转、选择、翻转和聚合等一系列操作,并完成网络参数的更新。最后,将训练后的结果输出。在数学上,证明了UQGN算法的泛化能力。利用该算法对齿轮的正常、齿面磨损、齿根裂纹和断齿4种情况进行了模式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神经网络和普通量子神经网络相比,UQGN算法在泛化性能、鲁棒性、准确率和执行时间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多学科层级优化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
     
    蔡占军, 李慨
    J4    2009, 20 (23): 2836-2839.  
    摘要2928)      PDF (3068KB)(1116)    收藏
    针对层级系统的优化设计问题,研究了多学科层级协调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敏度分析,在每次优化中均能够反映公用设计变量和状态变量的变化对目标函数的影响情况,能够指导层级系统的优化朝着最有利于目标函数下降的方向进行,进而得到系统的最适解。应用多学科层级协调优化方法对栅结构振动微机械陀螺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提高了陀螺的性能,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