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4年 第25卷 第16期    刊出日期:2014-08-26
    版权页和目次
    2014, 25(16):  0. 
    摘要 ( )   PDF (3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械基础工程
    基于Kriging函数的KVPMCD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杨宇, 潘海洋, 李杰, 程军圣
    2014, 25(16):  2131-2136. 
    摘要 ( )   PDF (5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本质上是模式识别的问题,多变量预测模型(VPMCD)是一种新的模式识别方法,其实质就是通过特征值之间的相互内在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根据数学模型对被诊断轴承的特征值进行预测从而达到模式识别的目的。但是VPMCD分类方法中单纯采用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因此当故障特征值之间关系较为复杂时将导致预测精度降低。针对这一缺陷,提出了基于Kriging函数的多变量预测模型(KVPMCD)模式识别方法。Kriging模型由回归模型和相关模型组合而成,其中,相关模型是在全局模型的基础上创建的局部偏差,它恰恰可以揭示特征值之间的空间相关性,从而弥补原VPMCD中单纯采用回归模型的缺点。对UCI标准数据以及滚动轴承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KVPMCD模式识别方法比原VPMCD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识别滚动轴承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类型。

    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研究
    孔祥东, 艾超, 闫桂山, 娄霄翔
    2014, 25(16):  2137-2143. 
    摘要 ( )   PDF (8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过程对液压系统功率快速调整的要求,以发电机稳定于工频转速和液压系统瞬态调整时间最短为控制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直接控制变量马达摆角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以30kV·A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模拟实验台为仿真和实验平台,针对提出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展开研究,仿真和实验分析表明,直接控制变量马达摆角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效果。

    基于划痕法制备的微织构硬质合金摩擦磨损试验研究
    张高峰, 龙石山, 汤爱民, 张旭, 张博文
    2014, 25(16):  2143-2148. 
    摘要 ( )   PDF (6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尖端球半径10μm、锥角120°的金刚石压头在硬质合金(YG6)表面制备了划痕宽度为10~50μm的微织构,并采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方法进行了微织构化硬质合金的摩擦磨损试验,对摩擦磨损试验过程的摩擦力与摩擦因数进行了在线测量,并用超景深电子显微镜与扫描电镜对微织构形貌与摩擦磨损形貌进行了显微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金刚石压头划痕法制备硬质合金微织构是可行的,并且硬质合金微织构有助于降低摩擦因数,当织构方向与摩擦磨损运动方向垂直时,微织构对硬质合金摩擦磨损特性的改善效果最好。

    做平面运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深度广义第Ⅱ类综合问题
    常勇, 林荣富, 李延平
    2014, 25(16):  2149-2158. 
    摘要 ( )   PDF (87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深度广义第Ⅱ类机构综合问题”,拓展了机构综合的“对象空间”和“解集空间”。通过引入偏距e,得到求解的一整套解析公式和解存在性(态)的一系列解析判据。揭示了“脊点对”和“新脊线”的存在性及物理意义,给出了“谷底特征点”的求解方法,提出了“子劣解/子非劣解区域套”等新概念及解析表达式。选取机构图和坐标系为背景,构造面向“超二维第Ⅱ类机构综合问题”的离散曲线族——{C#2}em、{C#1}em、{C**}em以及r0min-e、r0max-e、r0opt-e、[α]**-e,提出了“全局最优解”的存在性和求解方法。通过两个综合实例论证了偏置式机构较正置式机构具有“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固有潜质和显著优越性。

    量子BP神经网络在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李胜, 张培林, 李兵, 李琛
    2014, 25(16):  2159-2163. 
    摘要 ( )   PDF (53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决普通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分类正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量子BP神经网络算法。该算法在普通BP神经网络中引入了量子算法,量子BP神经网络结构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组成,其中,量子神经元的输入和传递函数均由量子比特表示,输出结果为实数。首先,该算法将实数值训练样本变换为量子态训练样本,从而作为算法的输入。然后,通过传递函数,计算量子态权值并更新网络参数以达到训练效果。最后,利用训练好的网络进行故障诊断,并将结果以实数值输出。将该方法应用于发动机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BP神经网络相比,量子BP神经网络算法在收敛速度、分类正确率和执行时间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种水下脱险快速加压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及实现
    刘建国, 李维嘉, 曹和云
    2014, 25(16):  2163-2166. 
    摘要 ( )   PDF (4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深海快速上浮脱险的工作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快速注水加压实验系统。基于AMESim仿真平台,研究了带有严重迟滞非线性的先导式气动流量调节阀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优选了模糊控制策略。通过构建的陆上调试平台,采用模糊控制法,实现了快速注水加压过程的精确控制,验证了通过快速注水加压实现深海快速上浮脱险的可行性。

    液压挖掘机臂杆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童水光, 王相兵, 魏超, 张帅
    2014, 25(16):  2167-2172. 
    摘要 ( )   PDF (5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液压挖掘机臂杆结构承受复杂的冲击载荷,其疲劳寿命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首先采用Miner准则,依据实验载荷谱和有限元方法对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寿命进行了预测。其次研究了结构疲劳寿命变化过程和灰色理论预测模型内在规律的一致性,建立了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疲劳寿命的灰色预测GM模型,并分别运用GM模型的两种形式——GM(1,1)线性模型及GM(1,1)幂模型对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分析比较Miner准则、GM(1,1)线性模型及GM(1,1)幂模型三种预测方法。结果表明,三种预测方法结果基本一致,灰色系统模型同Miner准则模型相比误差明显减小且非线性幂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基于灰色理论的GM(1,1)幂模型考虑了非线性因素,更适合于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结构疲劳寿命预测。

    基础激励频域带宽法辨识悬臂薄板结构的阻尼特性
    李晖, 孙伟, 徐凯, 韩清凯
    2014, 25(16):  2173-2177,2183. 
    摘要 ( )   PDF (58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于一些需要精确获得阻尼参数的小尺寸结构件,锤击半功率带宽阻尼识别方法往往难以满足要求。在明确阻尼辨识原理的基础上,对经典的半功率带宽阻尼识别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采用振动台扫频激励的方式在频域上识别小尺寸构件阻尼参数的新方法,命名为频域带宽法。将该方法细分为直接频域响应法和有参考信号频域响应法,对小尺寸悬臂薄板进行了实验研究。比较了扫频速率、两种阻尼辨识方法、扫频方向对阻尼参数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频域带宽法的有效性。

    无限旋转C轴工作台结构的五轴机床后置转角求解
    江磊, 李庄, 李相标, 周良明, 段昌德, 丁国富
    2014, 25(16):  2178-2183. 
    摘要 ( )   PDF (6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五轴机床C轴工作台的转动行程已由某个限定范围扩展为无限范围(n×360°), 但通常后置处理中的转角求解方法不能使求解范围扩展到无限,因而制约了机床性能的发挥。针对该问题,建立基于多体系统理论的五轴机床转动轴运动学方程,通过定义“最小运动圆周”来改进五轴机床转角的计算方法,对后置转角求解区域进行了扩展,并给出了具体的求解流程。该求解算法可以有效提高C轴工作台的转动连续性。最后在某结构类型的机床上进行了后置求解仿真试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可持续制造
    面向绿色制造的干式齿轮加工过程碳排放分析
    李先广, 杨勇, 李聪波, 陈鹏, 曹华军
    2014, 25(16):  2184-2190. 
    摘要 ( )   PDF (57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干式切削齿轮加工过程碳排放特性,对齿轮加工过程的物料、能源消耗、废物处理及碳排放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齿轮加工过程碳排放边界条件,建立了齿轮加工过程碳排放计算模型;根据某制造企业提供的数据,将同批次齿轮的绿色干式切削和湿式切削加工过程的碳排放量进行计算与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湿式切削相比,干式切削齿轮加工过程碳排放总量约少55.69%,废弃物处理碳排放量少15.57%,表明面向绿色制造的干式齿轮加工的能源消耗、成本费用较低且环保,高速干式齿轮加工技术将成为未来齿轮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智能制造
    基于混合顺序启发式算法的一维下料问题
    程浩, 刘心报, 方昶
    2014, 25(16):  2191-2195,2203. 
    摘要 ( )   PDF (5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一维下料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混合顺序启发式算法。该算法修正了传统顺序启发式算法的待切子集选择策略,采用广度搜索算法在有限时间内解决终止条件问题,根据用户最大时间容忍度动态地改变参数。最后采用C#进行编程,实现了该算法,通过对比证明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在马鞍山钢铁公司车轮分公司正式使用了两年多,使切割率提高4%。

    加工装配式流水车间节能调度建模与优化
    赵燕伟, 张立萍, 张景玲, 王万良, 王海燕
    2014, 25(16):  2196-2203. 
    摘要 ( )   PDF (5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具有加工装配一体化的流水车间节能调度问题,以加工机器最小能耗为优化目标,建立加工装配式流水车间节能调度模型。该模型将装配线视为具有特殊约束的加工生产线,再结合考虑车间工件工序、装配工序、装配子件加工等约束条件。分别针对简单和复杂装配约束的问题,采用混合差分进化算法求解最小能耗下工件调度方案,并与自适应差分算法对比。实验结果证明了混合差分进化算法求解该问题的有效性。

    一种曲面特征保持的航空叶片点云精简方法
    李启东, 李文龙, 周莉萍
    2014, 25(16):  2204-2212. 
    摘要 ( )   PDF (9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现有点云精简方法在航空薄壁叶片叶缘高曲率特征区域及点云稀疏区域存在取样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重聚类策略的精简方法。通过移动最小二乘法定义点——曲面距离函数,区分高低曲率特征,建立了原始点云和精简点云之间的距离关系,在高曲率区域重聚类,实现叶缘高曲率特征保持;并在重聚类时判断点云疏密程度,对稀疏区域进行重聚类。航空叶片、铸造模具等典型复杂曲面测量点云的精简过程中,该方法相比于均匀采样法、层次聚类法,在高曲率区域可保持较高的几何精度。

    可持续制造
    面向家电产品的易拆解可回收设计系统研究
    刘志峰, 成焕波, 袁合
    2014, 25(16):  2213-2218. 
    摘要 ( )   PDF (6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TRIZ冲突消解原理、物质-场分析原理以及回收冲突分析原理进行家电产品易拆解可回收设计,提出易拆解可回收设计流程,建立易拆解可回收设计方案与发明原理或标准解法的映射关系,针对易拆解可回收设计物理冲突和技术冲突,查找解决冲突的发明原理或标准解法,或通过关键字查找典型易拆解可回收设计案例,可快速地指导设计人员开发绿色家电产品,最终对所设计的家电产品进行易拆解可回收设计评价。使用VB.NET实现软件的编写,开发出界面友好、使用方便的易拆解可回收设计查询系统,将该系统应用于冰箱和空调等制冷类家电产品设计过程中,为企业进行绿色家电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机械基础工程
    基于正交局部保持映射的转子故障诊断方法
    孙斌, 刘立远, 雷伟
    2014, 25(16):  2219-2224. 
    摘要 ( )   PDF (61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改善故障模式识别的分类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局部保持映射算法的多流形特征提取方法。对于高维的非线性数据可以有效地提取低维流形特征向量,并且不会改变数据的内在属性。利用转子的振动信号构造一个高维多征兆矩阵,然后在应用正交局部保持映射将这个高维矩阵进行降维,提取低维特征向量矩阵,映射在可视空间里,从而可以有效地达到故障分类的效果,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最后通过实验和数据降维仿真证明了正交局部保持映射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基于神经模糊控制理论的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
    余治民, 刘子建, 艾彦迪, 熊敏
    2014, 25(16):  2225-2231. 
    摘要 ( )   PDF (7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基于神经模糊控制理论的建模方法——模糊神经网络建模法应用到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当中,讨论了热误差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及建模原理;对大型数控龙门导轨磨床主轴箱系统进行建模试验,采用非接触式红外温度测量仪和千分表分别测量主轴箱系统温度值与主轴热误差,得到两组独立的试验数据,一组用来建立主轴箱系统热误差模糊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另一组用来对模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将模糊神经网络建模方法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建模方法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具有更好的建模效率、建模鲁棒性及预测性能。

    带有凸凹微结构的微流控基片热压成形特性研究
    张宗波, 吴宝贵, 贺庆强, 罗怡, 王晓东, 王立鼎
    2014, 25(16):  2231-2234,2239. 
    摘要 ( )   PDF (6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热压法制作带有导能筋的新型凸凹微结构的成形特性。从理论出发对材料的本构关系及其温变特性进行了表征,通过对商用软件的二次开发实现了成形特性理论模型的应用,利用有限元法对带有导能筋的基片的热压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了在压力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下热压温度以及保温保压时间对复制精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工艺参数。利用套刻法和各向异性湿法腐蚀技术制得所需的硅模具,进行了热压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有效性。

    智能制造
    一种串联机器人的全局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肖永飞, 王学林, 张福海, 陈铁1, 付宜利
    2014, 25(16):  2235-2239. 
    摘要 ( )   PDF (5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串联机器人物理参数方程的非线性导致的只能对串联机器人进行局部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全局优化方法。该方法从串联机器人机构与控制协同设计的理念出发,通过将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的求解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的优化问题,以消耗能量最小的方式来分析串联机器人指定动作下的动态特性,进而从全局角度来获取质量、几何尺寸、惯量等最优物理参数。用该方法指导4自由度重载机器人样机设计,运行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机械基础工程
    基于新型金刚石砂轮的Al2O3陶瓷磨削性能
    伍俏平, 邓朝晖, 赵前程, 潘占, 康辉民, 万林林,
    2014, 25(16):  2240-2246. 
    摘要 ( )   PDF (72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粉末注射成形和真空钎焊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金刚石砂轮,制备的新型金刚石砂轮具有金刚石把持力大、金刚石微刃有序排布等特点。进行了基于新型金刚石砂轮的Al2O3陶瓷磨削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新型金刚石砂轮磨削Al2O3陶瓷的加工表面形貌完整性较好,宏观裂纹和表面损伤相对较少;表面粗糙度较小,当进给速度为40mm/s、磨削深度为40μm时,加工表面粗糙度Ra在0.68μm左右;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新型金刚石砂轮的磨削力减小了12%~17%,磨削温度降低了80~120℃。

    智能制造
    柴油机SCR瞬态参数采集处理与诊断系统
    胡明江, 罗从双, 王忠
    2014, 25(16):  2247-2252. 
    摘要 ( )   PDF (7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尿素SCR系统瞬态特性,开发了适合柴油机SCR瞬态参数的测试与诊断系统;采用DASYLab软件,编写了接口、标定与诊断程序,实现了SCR系统信号显示、存储与再现等功能;依据遍历跟踪与诊断程序,实现了对柴油机SCR系统瞬态特性参数的在线测试与诊断;依据柴油机瞬态测试循环法规,进行了柴油机SCR系统的NOx转化效率、尿素喷射量和NH3泄漏量等测试与诊断试验。结果表明:与标准的AVL测试系统(AVL CBE-Ⅱ气体排放分析与测试系统)相比,所研发的系统动态最大误差为2.05%,动态平均误差为0.82%,故障诊断精确率达到了98.6%,能满足柴油机SCR瞬态测试循环要求。

    机械基础工程
    轻质点阵结构的参数化建模及力学性能研究
    仲梁维, 李小伟, 胡寿根
    2014, 25(16):  2253-2261. 
    摘要 ( )   PDF (91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点阵材料结构设计困难的问题,建立了由长方体空间衍生的胞元结构数学模型,并构建了胞元结构和试件的参数化模型及力学性能研究系统。对5种典型胞元构成的试件通过改变胞元尺寸大小及数量或支柱截面半径,使其具有相同几何形状、外形尺寸以及质量;采用有限元法分析试件分别受到拉伸/压缩、弯曲、扭转载荷及模态的力学性能。通过研究得到胞元结构试件力学性能的数据,提出在各种载荷下点阵材料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及可靠性。

    驾驶员理想转向盘力矩特性研究
    任夏楠, 邓兆祥,
    2014, 25(16):  2261-2265. 
    摘要 ( )   PDF (5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驾驶员理想转向盘力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用以描述稳态转向工况的驾驶员理想转向盘力矩模型。针对三款不同型号车辆进行驾驶员转向盘力矩道路试验, 建立了中国西南地区驾驶员理想转向盘力矩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一定车速下,驾驶员理想转向盘力矩是转向盘转角或者侧向加速度的增函数,但随着转向盘转角或者侧向加速度的增大,驾驶员理想转向盘力矩增大的程度减缓;一定转向盘转角或者侧向加速度下,驾驶员的理想转向盘力矩与速度近似成线性正比关系;如果车辆的体积、车重相近,道路条件相同,驾驶员理想转向盘力矩与车辆的型号无关。

    儿童乘员约束系统台车碰撞试验设计与研究
    白中浩, 王玉龙, 卢静
    2014, 25(16):  2266-2271. 
    摘要 ( )   PDF (6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满足GB 27887-2011规定的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动态性能试验的台车加速度区间要求,提出组合不同长度、壁厚、直径的圆形薄壁吸能管来实现台车碰撞试验波形的方法。采用LS-DYNA软件建立台车和吸能管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该模型获得能复现法规要求的前后碰撞加速度区间的吸能管组合参数,经台车碰撞试验验证其有效性和精确性。对碰撞过程中Q6儿童假人头部和胸部动态响应进行了致伤机理分析,同时基于像素分析法提取了假人头部质心位置的运动轨迹,最后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对该新型儿童约束系统提出了改进意见。

    英文目次
    2014, 25(16):  2272. 
    摘要 ( )   PDF (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