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4年 第2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4-03-26
    版权页和目次
    2014, 25(6):  0. 
    摘要 ( )   PDF (3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械基础工程
    一种过约束并联机构受力分析的方法
    赵永生, 许允斗, 姚建涛, 金林茹,
    2014, 25(6):  711-717. 
    摘要 ( )   PDF (59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一般过约束并联机构定义的过约束称为被动过约束,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引入的过约束称为主动过约束,进而将过约束并联机构分为被动过约束并联机构、主动过约束并联机构和冗余驱动过约束并联机构。详细地描述了被动过约束并联机构和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受力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过约束并联机构受力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定义了分支约束力螺旋系刚度矩阵,考虑连杆及驱动器的弹性变形,推导得到了约束力螺旋系幅值的一般解析表达式。该方法适用于一般的过约束并联机构的受力分析,通用性较强。

    超磁致伸缩泵驱动磁路建模及数值分析
    陈龙, 朱玉川, 杨旭磊, 徐鸿翔
    2014, 25(6):  718-722. 
    摘要 ( )   PDF (5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面向固液混合作动器的新型超磁致伸缩泵结构。对超磁致伸缩泵驱动磁路进行了数学建模,采用有限元法对其磁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超磁致伸缩棒上磁感应强度的理论计算值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采用磁场有限元法分析了超磁致伸缩棒的轴向磁场与径向磁场均匀性,发现径向磁场均匀性明显高于轴向;针对不同长度的棒进行了轴向磁场均匀性分析,揭示了其影响与作用规律;在此基础上对驱动磁场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发现在输入电压恒定时超磁致伸缩棒内的磁感应强度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提高而衰减,实验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

    新型过约束球面并联式关节机构仿生设计
    侯雨雷, 胡鑫喆, 周玉林
    2014, 25(6):  723-726,730. 
    摘要 ( )   PDF (5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3-RRR三自由度球面并联机构为原型,在其静力学及刚度特性分析基础之上,从仿生学角度出发,采用植入中心球面副的方式,提出了两种改进的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肩关节、髋关节的过约束四支链仿生关节机构,并实现了静力全部或部分卸载及刚度均衡。对引入的机构中心球面副进行结构改进,大幅扩大了机构实际工作空间。新型仿生关节机构的提出及其结构设计对人形机器人关节的研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ZrO2对激光烧结Al2O3/SiO2/ZrO2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王蔚, 刘永贤, Fuh Y. X. Jerry
    2014, 25(6):  727-731. 
    摘要 ( )   PDF (51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Nd:YAG激光器低功率烧结的条件下,基于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SLS)成形复相陶瓷Al2O3/SiO2/ZrO2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和显微硬度计分别对激光烧结层加入ZrO2前后的表面形貌和断口形貌、表面物相、表面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四方相ZrO2(t-ZrO2)相变成单斜相ZrO2(m-ZrO2),应力诱导微裂纹增韧作用和Al2O3弥散强化共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烧结试样的断裂韧性,对于改善零件整体寿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改进最佳极限偏差法的弧面凸轮机构公差分配研究
    杨世平, 文智慧, 李立民, 谭援强, 陈小告
    2014, 25(6):  731-736. 
    摘要 ( )   PDF (4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空间啮合理论推导了含误差的弧面凸轮机构啮合方程,采用微分分析法推导了影响弧面凸轮机构运动精度的各误差因素的影响系数表达式。结合各误差影响系数,探讨了弧面凸轮机构的简易公差分配法,然后综合考虑加工成本、尺寸因素、装配性能等工程实际,提出了弧面凸轮机构改进最佳极限偏差公差分配法。用这两种方法对某型弧面凸轮机构进行了公差分配,结果表明采用改进最佳极限偏差法更为合理。对弧面凸轮机构的公差分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也为其他空间共轭传动机构的公差分配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钢管纵向伤高速高精漏磁探伤磁化方法
    冯搏, 伍剑波, 杨芸, 康宜华
    2014, 25(6):  736-740. 
    摘要 ( )   PDF (5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钢管螺旋推进漏磁检测扫描中,检测速度越快,要求的检测探靴轴向长度越长,使得扫描覆盖范围超出了均匀磁化区,出现信号不一致的问题。针对钢管纵向伤检测中检测精度与速度相互制约的问题,以保证钢管纵向伤高速检测的信号一致性为目标,采用有限元仿真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周向磁化中磁极靴的结构对钢管表面磁场均匀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纵向伤漏磁检测磁化方法,扩大了钢管表面的均匀磁场区域,在同样的检测区域内提高了检测信号的一致性。

    智能制造
    靶准直传感器封装误差检测模型与修正方法
    易新华, 章亚男, 牛凤莲
    2014, 25(6):  741-747. 
    摘要 ( )   PDF (7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三个面阵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构成的靶准直传感器实现柱状腔靶高精度姿态检测时,靶准直传感器中CCD封装误差等因素的存在会给柱状靶姿态检测及定位带来不确定影响,针对此,提出了靶准直传感器的标定模型与实验方法。将直径为0.8mm的微型球靶作为检测参考目标,利用微型球靶在靶准直传感器中不同位置时CCD上成像的图像点来构建位置矩阵,利用位置矩阵,通过归一化线性优化方法求解表示CCD位姿关系的单应性矩阵,通过单应性矩阵修正因靶准直传感器封装误差给柱状靶姿态检测带来的影响。考虑到利用图像检测方法提取微型球靶中心点位置时误差的存在,在构建的位置矩阵中加入均值μ=0、方差σ=0.5的高斯噪声,模拟检测点位置误差对单应性矩阵求解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位置误差对单应性矩阵中各个参数影响较小,从而证明了该优化方法求解单应性矩阵的鲁棒性。为验证靶准直传感器对腔靶姿态检测的准确性,实验以0.02°的步距角绕X轴旋转柱状靶,利用靶准直传感器检测柱状靶姿态变化并与实际的姿态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最大误差小于0.009°,证明了修正方法的可行性。

    机械基础工程
    1Cr18Ni9Ti不锈钢车削加工中油膜附水滴冷却润滑技术研究
    李文举, 王彪, 刘永姜, 刘国志,
    2014, 25(6):  747-750. 
    摘要 ( )   PDF (4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干切削、乳化液润滑、低温冷风切削和油膜附水滴润滑四种切削加工方式的对比试验,对油膜附水滴润滑的切削加工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三种加工方式相比,采用油膜附水滴润滑时主切削力明显减小,加工工件表面质量明显提高,刀具磨损明显减小,证明了油膜附水滴润滑可以取得良好的冷却润滑效果。

    三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奇异性和工作空间分析
    周结华, 彭侠夫
    2014, 25(6):  751-756. 
    摘要 ( )   PDF (5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4-SPS/S三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位置逆解模型,运用微分法推导出了该并联机构的雅可比矩阵,结合Gosselin奇异性分析法和数值分析法,分析了该并联机构的奇异性。随后分析了影响4-SPS/S三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工作空间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各支链的行程限制、各球铰副的转角限制和各支链间的尺寸干涉限制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析化分析。最后,基于4-SPS/S三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位置正解模型,设计了该并联机构回转工作空间的求解算法。该算法避免了数值方法及几何方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实现了回转工作空间的直观性表达。

    液压滑阀阀芯温度场的流-固-热耦合研究
    晏静江, 柯坚, 刘桓龙, 周大海, 王国志
    2014, 25(6):  757-760. 
    摘要 ( )   PDF (5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液压滑阀在中高压系统的使用过程中,黏性热效应使得油流温升显著,阀芯受热膨胀而出现磨损甚至卡紧,导致液压滑阀失效的现象,建立了液压滑阀的计算流体力学三维模型,从不同开口度、不同槽口深度和宽度三方面进行流场和温度场的耦合分析,得到液压滑阀的最高流速和最高温度大小和区域的分布情况,以及阀芯和阀套的径向变形量,为液压滑阀卡紧机理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参考。

    超声电解复合加工装置的振动系统优化设计
    刘泽祥, 康敏, 陶晓明
    2014, 25(6):  761-765. 
    摘要 ( )   PDF (5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设计精密超声电解复合加工深小孔装置的振动系统,设计了1/2波长超声振动系统和以局部共振理论为指导的工具系统。基于波动方程,分别建立1/4波长超声换能器和变幅杆的解析模型,得到换能器和变幅杆的结构尺寸。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理论设计的变幅杆和超声振动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压电分析和优化设计,得到了变幅杆和超声振动系统的优化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法对变幅杆和超声振动系统的设计制作具有指导意义,缩短了设计周期,降低了设计成本,所设计的超声振动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

    智能制造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点云曲面刀具路径规划
    吴福忠
    2014, 25(6):  766-770. 
    摘要 ( )   PDF (5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单值散乱点云曲面刀具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将点云数据向平面投影,得到二维点集。应用网格划分和边界网格内测量点高斯映射技术,提取平面区域内的边界特征点。用边界特征点定义点云曲面的实际加工区域,在此区域内规划平行等间距刀具路径。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拟合点云数据,求得被加工曲面的连续表达模型,经此模型将二维刀具路径数据向三维空间映射,求出刀触点数据。将刀触点经法向偏置计算,求得刀位点。实例验证证明,该方法能较好地解决信息不完备散乱点云曲面刀具路径生成问题。 

    机械基础工程
    基于故障诊断的双谱优良特性体现
    吴文兵, 黄宜坚
    2014, 25(6):  771-775. 
    摘要 ( )   PDF (5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谱切片与AR功率谱相比,能有效地去除高斯噪声,保留了信号的相位信息。减压阀振动正常信号和故障信号的AR功率谱与双谱切片均呈现了不同的波峰特性。利用小波包对两种信号的功率谱与双谱切片分别进行了特征提取,并输入BP神经网络以诊断减压阀的故障信号,对两者的诊断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实验的形式清晰地显示了双谱和功率谱性能上的差异。

    一种快速稳健高斯回归滤波算法
    孔明, 管清岩, 赵军
    2014, 25(6):  776-779. 
    摘要 ( )   PDF (4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稳健高斯回归滤波器运行速度过慢的问题,利用截断高斯权函数的快速卷积提高了算法运行速度。在详细分析稳健高斯回归滤波器和卷积函数的基础上,推导了截断高斯权函数,并通过实验确定了合适的参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截断高斯权函数能使稳健高斯回归滤波器在精度损失很小的情况下运行时间明显缩短。

    智能制造
    基于投影法的过渡曲面构造方法
    杨云志, 王小平, 张维中, 易贲
    2014, 25(6):  780-784. 
    摘要 ( )   PDF (4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采用组合函数法构造过渡曲面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基曲面上构造G1连续的过渡切触线的方法。该方法只需给定曲面上的一组点列及其点上的切矢,在此基础上构造一条空间曲线,并基于正交投影法将这条曲线投影到基曲面上得到一条G1连续的过渡切触线,使得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直接在基曲面上确定过渡曲面与基曲面的切触线的位置,并以此为边界构造过渡曲面。还提出了新的构造过渡辅助面和重新参数化局部基曲面的方法,以适应过渡切触线为分段曲线的情况,并将其应用于翼身融合面的构造中,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效果令人满意。

    考虑跃度影响的四自由度并联机构轨迹规划
    路松, 赵永杰, 何俊, 陈少波
    2014, 25(6):  784-788. 
    摘要 ( )   PDF (49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一种四自由度3PUS-P-RU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运动链矢量方程法建立机构的跃度逆解模型,然后揭示了动平台运动过程中没有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的七次多项式运动规律,最后通过运动学逆解计算得到各个关节的运动轨迹。计算结果表明,该运动轨迹下各个关节的速度、加速度和跃度曲线平滑连续且没有突变,运动特性优越,轨迹规划方法有效。

    机械基础工程
    基于分布源边界点法和伴随变量法的声学灵敏度分析
    陈剑, 陈立涛, 张炳荣
    2014, 25(6):  789-794. 
    摘要 ( )   PDF (5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实际中存在的设计变量多于目标函数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分布源边界点法和伴随变量法的声学灵敏度分析方法,并建立了其理论模型,推导了其计算公式。该方法能够避免声学灵敏度分析的直接求导法中边界条件的重复计算,减少了计算量,数值仿真的结果证明了基于分布源边界点法和伴随变量法的声学灵敏度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以箱体为对象,以其上盖板厚度为设计变量进行了实验研究,场点声压灵敏度实验值与计算值的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V形切口尖端裂纹起裂方向的主应力判别准则及其验证
    王振伟, 田野, 陈丰, 张延年
    2014, 25(6):  794-799. 
    摘要 ( )   PDF (5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围绕V形切口尖端裂纹起裂方向,分析了V形切口尖端裂纹应力场、位移场、应力强度因子,提出了裂纹起裂方向的主应力判别准则。首先,详细给出了V形切口尖端应力应变场的求解方法,通过裂纹尖端场本征值的三次线性拟合及误差分析,确定了V形切口尖端裂纹位移场;然后,建立了V形切口尖端的数值分析模型,运用数值计算方法确定了应力强度因子和切口强度因子,提出了V形切口尖端裂纹起裂方向的主应力判断准则,给出了外推法求解分析过程;最后,以LY8为试验材料,在张角2β=60°的V形切口情况下,对提出的V形切口尖端裂纹起裂方向计算方法与判别准则进行了试验验证。

    基于改进的低雷诺数湍流模型的软性磨粒流加工仿真与实验
    袁巧玲, 计时鸣, 文东辉, 谭大鹏, 张利
    2014, 25(6):  800-807. 
    摘要 ( )   PDF (71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模具结构化表面软性磨粒流精密加工中壁面特性求解困难的问题,基于改进的低雷诺数湍流模型提出了一种对软性磨粒流壁面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该模型仿真的湍流可以从充分发展的高雷诺数湍流到低雷诺数湍流,所以,对于壁面区域的求解精度更高。以机械加工中常见的U形沟槽为仿真对象,数值模拟了其内部流场,尤其是壁面区的流场特征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当初始压力p0在2.5~4.5MPa之间时,流道的内部流动是不完全发展的湍流,详细分析了p0为4.5MPa时渐变截面流道的内部流动,压力与速度分布均是中心高、两侧低,而且越靠近U形底部,压力值和速度值越高;磨粒流速度一直增大,磨粒受到的驱动力增大,使得单位时间内颗粒与壁面的碰撞增加。通过碰撞观测实验发现磨粒对壁面的碰撞速度与仿真结果相符,加工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仿真结果。

    基于退化量分布的电主轴可靠性评估
    訾佼佼, 刘宏昭, 蒋喜, 刘丽兰
    2014, 25(6):  807-812. 
    摘要 ( )   PDF (56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评估高可靠度、长寿命电主轴可靠度的问题,利用基于退化量分布的方法对其可靠性进行评估。首先对电主轴的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退化量分布的基本原理和退化试验数据对电主轴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分别求出电主轴的4个常用可靠性指标,同时绘制可靠度曲线、失效概率密度曲线以及失效率曲线;最后估计出电主轴的平均寿命和特征寿命。该方法缩短了试验时间,提高了评估精度,对长寿命产品的可靠性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钨芯体三维四元声子晶体振动带隙研究
    陈源, 吴星成, 周明刚, 王焱清, 朱帅
    2014, 25(6):  813-817. 
    摘要 ( )   PDF (5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掌握声子晶体研究现状及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集中质量法计算三维四元声子晶体的振动带隙,并考察填充率和散射体单元结构体积百分比变化对第一带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此结构在低频段存在振动带隙;随着填充率的增大,带隙边界频率向低频移动,带隙宽度增大;散射体单元结构体积百分比变化对带隙边界频率和带隙宽度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为声子晶体研究提供了获得振动带隙的依据和有效方法。

    高压水射流清洗对基体去污效果及损伤的研究
    郭琦, 李方义, 李硕, 聂延艳
    2014, 25(6):  817-820. 
    摘要 ( )   PDF (5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高压水射流清洗技术对涂层及不同硬度工件进行冲击试验,利用白光干涉仪测定试验前后工件的涂层去除情况及表面粗糙度变化情况,并观察工件受冲击后表面产生的损伤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利用高压水射流清洗涂层时,选择具有涂层开放表面处入射可以快速使开放面扩张,涂层去除速度会呈直线增大;工件表面质量变化与初始表面质量无关,仅受水射流冲击环境影响;水射流冲击造成工件表面损伤,产生特殊形状孔洞,此种孔洞中部高度平缓,从中心沿径向向外逐步凹陷-突起-凹陷。

    智能制造
    新型仿生六足机器人自由步态中足端轨迹规划
    李满宏, 张建华, 张明路
    2014, 25(6):  821-824. 
    摘要 ( )   PDF (57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了一种具有变形关节和轮式足端的新型仿生六足机器人,该机器人具备轮式、爬行、步行等运动模式,有较好的灵活性及环境适应能力。运用矢量法构建了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并利用几何关系对模型进行求解。对机器人沿给定的路径执行自由步态时机器人所允许的最大步幅进行了分析。基于不同的地形条件,规划了抛物线和直线-抛物线两种足端轨迹。仿真结果表明,机器人在沿给定的路径执行自由步态时,抛物线和直线-抛物线两种足端轨迹规划方法合理、可行。

    机械基础工程
    微量润滑平面磨削接触区换热机理的研究
    毛聪, 邹洪富, 黄勇, 周志雄
    2014, 25(6):  826-831. 
    摘要 ( )   PDF (5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磨削接触区材料去除厚度是不一致的,同时,在微量润滑过程中,雾滴之间的运动特征存在差异且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致使整个接触区的磨削温度分布呈现出非线性,换热机理也异常复杂。从雾化机理出发,对影响换热效果的两个关键因素——雾滴直径和雾滴速度进行了分析。依据雾滴在不同壁温处表现出的不同换热特性,将磨削区划分为无沸腾换热、核态沸腾换热、过渡沸腾换热和稳定膜态沸腾换热四个不同的换热区域,建立了微量润滑磨削区的换热系数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有限元技术对微量润滑磨削表面的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采用单级热电偶技术测量了磨削温度,发现磨削区仿真温度值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较好,表明通过该理论获得的微量润滑磨削表面换热系数是可信的。

    用于模具自由曲面的新型气囊抛光中磨粒场的分析
    张利, 李研彪, 金明生, 朴忠宇, 计时鸣,
    2014, 25(6):  832-835. 
    摘要 ( )   PDF (4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模具自由曲面抛光的效率和品质,提出一种基于柔性抛光理念的新型气囊抛光技术。研究了气囊抛光接触区内磨粒的运动轨迹、压力分布和抛光力的分布情况,建立了气囊抛光接触区内磨粒的运动模型、压力模型,揭示了气囊抛光接触区内磨粒直径对抛光力和被加工工件内部剪切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了抛光过程中工件内部的剪切应力分布,明确了材料疲劳去除机理。为气囊抛光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智能制造
    喷涂机器人路径组合优化中喷枪轨迹参数的修正方法
    曾勇, 龚俊, 许宁, 郑, 雷, 赵世田
    2014, 25(6):  836-841. 
    摘要 ( )   PDF (5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喷涂路径组合优化过程中,当一面片介于两面片之间时,由涂层分布干涉引起的涂层厚度误差较大,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直接修正法和修正喷涂高度法的喷枪轨迹参数修正方法。根据中间面片两交界线的位置关系,将该问题分为交界线平行和近似平行两种情况讨论,并基于两种修正方法分别提出了两种情况下的喷枪轨迹规划方法和相关参数的优化方法。仿真实验和数值分析表明:当修正的轨迹间距比理想值大时,可采用未优化的直接修正法规划喷枪轨迹;
    反之,可采用优化的直接修正法;在相同轨迹间距下,修正喷涂高度法比直接修正法的涂层误差要小3μm左右。验证了两种方法相结合解决近似平行时该问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机械基础工程
    全参数化概念车身协同开发与快速化结构设计研究
    宋凯, 段利斌, 陈涛, 成艾国
    2014, 25(6):  842-847. 
    摘要 ( )   PDF (25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汽车开发的概念设计阶段传统方法设计周期长、方案优化过程慢的问题,提出全参数化概念车身协同开发设计流程和快速化结构设计技术。建立了某公司系列车型参数化模型数据库;利用模块化建模技术,快速建立了某车型全参数化概念车身模型,并论证了该模型的计算精度满足工程实际要求。以某新车型白车身开发为例,论证了全参数化概念车身协同开发设计流程的高效性和快速化结构设计技术指导概念车身开发设计的可行性。

    基于Peukert方程的动力电池荷电状态卡尔曼滤波估计算法
    李波, 赵又群
    2014, 25(6):  848-851. 
    摘要 ( )   PDF (25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池荷电状态(SOC)受到温度、电流、循环寿命等因素的影响,Peukert方程是一种很好的计算电池容量方法。传统Peukert方程没有考虑温度的影响,而温度变化会导致Peukert方程常数n和K的变化。因此,建立了基于温度和电流变化的Peukert方程,利用安时法和复合电化学模型建立电池模型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采用扩展卡尔曼算法实现电池荷电状态动态估算。结果显示,基于温度修正Peukert方程的镍氢电池荷电状态估计算法精度比传统安时法提高7%~8%。

    英文目次
    2014, 25(6):  852. 
    摘要 ( )   PDF (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