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小峰, 张天瑀, 张春兵, 柏林. 基于交叉递归率的复材板损伤定位成像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23, 34(08): 940-947. |
[2] |
舒林森, 巩江涛, 董月, 苏成明, 王昕. 阀芯零件激光再制造工艺方法及试验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23, 34(04): 446-453. |
[3] |
骆燕燕, 王永鹏, 孙自航, 梁弘 . 电连接器微动磨损的超声识别与性能退化模型[J]. 中国机械工程, 2023, 34(02): 164-171. |
[4] |
柯庆镝, 姜丰, 张鹏, 田常俊, 秦小州. 基于修复涂层力学性能影响规律的再制造毛坯表面污染物状态评估[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19): 2340-2347,2356. |
[5] |
芮蔚, 白頔, 齐彤, 杜劭峰, 杨炙坤, 刘凤德, 张宏. 高氮钢激光电弧复合堆焊层的电化学腐蚀性能[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12): 1503-1511. |
[6] |
郭辰光, 吕宁, 郭昊, 李强, 岳海涛, . 毛坯基体形态对再制造同轴送粉粉流场影响规律分析#br#[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09): 1091-1101. |
[7] |
李方义, 戚小霞, 李燕乐, 王黎明, 杜际雨, 许京伟, 孟晓宁. 盾构机关键零部件再制造修复技术综述[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07): 820-831. |
[8] |
吴英龙, 宣海军, 单晓明, 付汝龙. 离心轮内部疲劳裂纹扩展及其无损定量表征[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06): 658-665. |
[9] |
宋守许;郁炯. 考虑疲劳损伤的支撑辊主动再制造时机决策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05): 565-571. |
[10] |
袁久鑫;秦训鹏;张进朋;汪小凯. 基于激光超声的电弧增材制件内部缺陷深度检测[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01): 65-73. |
[11] |
宋守许1,2;胡孟成1,2;杜毅1,2;罗润东1,2. 混合定子铁心再制造电机应变数值仿真与转矩不平衡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 31(09): 1080-1088. |
[12] |
杜彦斌1;曹华军2. 基于监测诊断的在役机床个性化再设计技术体系[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 31(05): 567-575. |
[13] |
郭楠1;马喜强1;殷咸青2;余永健1. 基于初始变形的薄板堆焊变形预测技术[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 31(03): 367-372. |
[14] |
宋守许;李诺楠;杜毅;刘涛. 抑制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的转子再设计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9, 30(17): 2084-2090,2134. |
[15] |
田明明1;解社娟1,2;韩捷3,4;李鹏2;裴翠祥1;陈振茂1. 基于小波分析的脉冲涡流/电磁超声复合无损检测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9, 30(16): 1925-1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