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昕, 代亮成, 杨东晓, 罗贇, 池茂儒, 郭兆团, 曾鹏程. 车端侧滚减振装置对高速双层动车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24, 35(04): 742-751. |
[2] |
武忠睿, 陈地发, 吴吉展, 杨玉典, 刘怀举. 含Ni量、渗氮层深度及喷丸强化对42CrMo齿轮弯曲疲劳性能影响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24, 35(03): 394-404. |
[3] |
沈民民, 史锐, 郭鹏飞, 杨旸, 杨晓东, 杨继厚. 重复使用飞行器分布式连接结构振动及疲劳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24, 35(01): 45-55. |
[4] |
勾睿杰, 张晓峰, 张鸿滨, 姚俊, 李勋. 刀具磨损对Allvac 718Plus高温合金铣削加工表面完整性及疲劳性能的影响[J]. 中国机械工程, 2023, 34(24): 2920-2926. |
[5] |
吴志峯, 高建雄, 徐蓉霞, 朱鹏年. 考虑载荷交互影响的非均匀损伤累积模型[J]. 中国机械工程, 2023, 34(22): 2659-2664,2673. |
[6] |
王炜, 纪小刚, 方创, 牛国法. 数字光处理制备的柔性点阵结构疲劳寿命预测[J]. 中国机械工程, 2023, 34(21): 2637-2645. |
[7] |
李晶, 王红, 何勇, 熊律, 齐彦昆. 考虑动态折旧成本的动车组部件预防性维修决策模型[J]. 中国机械工程, 2023, 34(04): 498-503. |
[8] |
李扬, 刘怀举, 魏沛堂, 毛天雨, 陈地发. 基于Monte-Carlo模拟的小样本下齿轮疲劳极限计算方法及软件开发[J]. 中国机械工程, 2023, 34(02): 185-192. |
[9] |
季文彬, 邓日清, 戴士杰, 刘春成. 铣削对SLM增材TC4钛合金表面完整性和疲劳性能的影响[J]. 中国机械工程, 2023, 34(02): 208-217,225. |
[10] |
熊律, 王红. [轨道交通运维技术]风险视角下的动车组部件多级非完美维修策略[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04): 399-406. |
[11] |
肖望强, 叶淑祯, 王兴民, 贾尚帅, 潘德阔, 卢大军, . [设计与优化]动车组车体端墙粒子阻尼器减振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04): 481-489. |
[12] |
刘志鹏;周杰;王时龙;王四宝;杨文翰. 基于有限元的多股螺旋弹簧疲劳寿命预测[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02): 141-146. |
[13] |
金丹;左皓中;刘兵;吕春堂;娄天培. 316L不锈钢non-Masing特性分析和疲劳寿命预测[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 31(24): 2931-2936. |
[14] |
董国疆;颜峰;韩杰;周腾. 转向节疲劳性能与减振器阻尼关系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 31(24): 2950-2958. |
[15] |
林棻1;唐洁1;赵又群1;李剑垒1;臧利国2;陈宇珂1. 基于修正L-P模型的轮毂轴承载荷分布与弯曲疲劳寿命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 31(08): 898-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