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福清, 孙江宏, 孙英杰, 孙雨彤, 马超, 周福强, . 基于新型旋转直线往复机构的切片机设计分析及参数优化[J]. 中国机械工程, 2024, 35(04): 614-623,635. |
[2] |
白小帆, 刘志强, 刘彦士. 轴向低频振动对皮质骨钻削进给力的影响试验与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23, 34(20): 2411-2427. |
[3] |
何宇凡, 孙江宏, 高锋, 李乃峥, 何雪萍, 王军见. 一种针对圆锥体外表面贴装的机械手设计分析与优化[J]. 中国机械工程, 2023, 34(01): 55-64. |
[4] |
尚祖恩, 赵丽娟, 刘雄豪, 金鑫. 煤矿救援机器人可折展水弹轮式结构分析与优化[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24): 2924-2933. |
[5] |
龚峻山;方跃法;靳晓东. 基于并联手指结构的多功能灵巧手的设计与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 31(23): 2837-2846. |
[6] |
张彦斌1,2,3;荆献领1;韩建海1,2;陈子豪1. 新型RR-RURU踝关节康复机器人机构的设计与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9, 30(14): 1734-1741. |
[7] |
沈惠平;赵迎春;许可;张震;杨廷力. 一种可重构、部分运动解耦的空间n维平移1维转动并联机构的拓扑及其运动学设计[J]. 中国机械工程, 2019, 30(04): 413-422. |
[8] |
荣誉1,2,3;刘双勇3;王洪斌1;韩勇3. 一种3-DOF并联机械手的研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8, 29(03): 253-261. |
[9] |
周少瑞;刘宏昭. 一种3-CRCR/RPU对称并联机器人机构工作空间及运动学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20): 2500-2508. |
[10] |
朱伟;戴志明;刘晓飞;沈惠平;朱小蓉;何宝祥. 一种新型弱耦合三平移并联机器人机构及其运动学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13): 1561-1566,1607. |
[11] |
张彦斌, 丁丁, 吴鑫, 王增辉, 赵浥夫. 2PRS-2PSS并联机构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21): 2855-2861. |
[12] |
高艺, 马国庆, 于正林, 曹国华. 一种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及三维可视化仿真[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13): 1726-1731. |
[13] |
李阁强, 王帅, 邓效忠, 周斌. 新型全液压重载锻造机器人机构设计及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09): 1168-1175. |
[14] |
盛国栋, 曹其新, 潘铁文, 冷春涛, 顾凯. 主从式机器人系统中力反馈的实现[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9): 1157-1160,1166. |
[15] |
沈惠平, 杨梁杰, 邓嘉鸣, 张晓玉, 沈晓军. 用于肩关节康复训练的单输入三转动输出并联机构及其运动学设计[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22): 2983-2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