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倪敬, 孙静波, 何利华, 崔智, 薛飞. PTFE材料正交切削切屑成形特性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22, 33(22): 2733-2740. |
[2] |
徐平, 徐戍廷, 沈佳兴, 于英华. 钢-玄武岩纤维树脂混凝土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数值计算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22, 33(07): 818-824. |
[3] |
韩炬1,2;李威1;董威2. 计及摩擦的摆线轮齿与针齿的分形接触模型[J]. 中国机械工程, 2019, 30(13): 1568-1576. |
[4] |
张浩, 孙见君, 马晨波, 涂桥安. 机械密封端面形貌的三维重建及其表征[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11): 1287-1291,1299. |
[5] |
葛姝翌, 曹毅, 周睿, 朱景原, 丁泽华, . 三平移混联机构型综合[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03): 258-266. |
[6] |
张学良, 王余松, 温淑花, 范世荣, 陈永会, 兰国生. 机械加工表面轮廓分形维数对数小波谱计算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23): 3142-3148. |
[7] |
刘鹏, 陈奇, 樊浩, 黄守武. 考虑摩擦的球面切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20): 2773-2778. |
[8] |
沈健, 易利祥, 周丹, 刘光复, 杜晓东. 过盈配合单向分形界面微观接触面积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19): 2564-2569. |
[9] |
吴长友, 戴宁, 刘浩, 程筱胜, 李大伟, 沈振宏, 孙登广.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分形刀轨连接技术[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01): 58-65. |
[10] |
周超, 黄健萌, 高诚辉. 各向异性分形表面建模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8): 1019-1023,1061. |
[11] |
陈立锋, 李奇, 蔡志华, 谷金良. 考虑两粗糙面分形特性的接触模型[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20): 2740-2745. |
[12] |
李刚, 杨庆华, 文东辉, 鲁聪达. 金刚石磨粒排布方式对交叉微流道形成规律的影响[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10): 1374-1380. |
[13] |
张怀亮, 邹佰文, 肖雷. 一种辨识磨粒群分形无标度区的新算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 25(3): 371-376. |
[14] |
赖联锋, 高诚辉, 黄健萌. 双粗糙面滑动过程摩擦因数的变化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 25(15): 1994-1998. |
[15] |
林近山, 陈前. 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在滚动轴承损伤程度识别中的应用[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 25(13): 1760-17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