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松, 陈宇, 董红亮, 高翔, 申娟, 周佳, 万鑫铭. 一种新型商用车驾驶室多轴道路虚拟试验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23, 34(10): 1241-1250. |
[2] |
闫杰琼, 周来水, 胡少乾, 文思扬. 航空发动机外形点云的保特征去噪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23): 2850-2860,2889. |
[3] |
董国疆;颜峰;韩杰;周腾. 转向节疲劳性能与减振器阻尼关系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 31(24): 2950-2958. |
[4] |
姚海峰1;刘伟2;郑晓雯1;张兰胜2;刘福新2;吴淼1. 构型改进型凿岩机器人钻孔定位方法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 31(18): 2254-2261,2267. |
[5] |
葛文韬;黄晖;刘洲;邱星;贾慧芳. 一种加速多体动力学模型虚拟迭代的载荷谱编制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 31(12): 1504-1511. |
[6] |
胡朝辉;崔雪姣;成艾国;秦晓凯. 基于均匀化循环理论的车身焊点布局优化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8, 29(19): 2384-2388. |
[7] |
马瑞1,2;王春鸽3;赵军1,2;翟瑞雪1,2. 平面变形回弹迭代补偿的收敛准则及应用[J]. 中国机械工程, 2018, 29(14): 1696-1703. |
[8] |
张铁1;李昌达1;覃彬彬1;刘晓刚2. SCARA机器人的自适应迭代学习轨迹跟踪控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8, 29(14): 1724-1729. |
[9] |
刘俊1;刘亚军1;张少辉1;杨建森2;董强强2. 基于虚拟迭代及有限元理论的某中型货车驾驶室疲劳寿命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8, 29(13): 1588-1595. |
[10] |
栗茂林1;梁霖2;陈元明2;徐光华2;何康康2. 基于聚类优化的非负矩阵分解方法及其应用[J]. 中国机械工程, 2018, 29(06): 720-725. |
[11] |
赵林峰1;陈久闪2;陈无畏1;张荣芸3. 基于转角的迭代学习控制策略下永磁同步电机EPS转矩脉动抑制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24): 2906-2913. |
[12] |
杨亮亮, 许守金, 史伟民, 葛宏伟, . 基于牛顿迭代法的S形加减速时间算法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7): 912-916,942. |
[13] |
刘湘琪, 蒙臻, 倪敬, 朱泽飞. 双马达回转同步驱动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4): 469-474,496. |
[14] |
姜万录, 李扬, 郑直, 朱勇, . 基于迭代自适应多尺度形态滤波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23): 3192-3199. |
[15] |
李文礼, 石晓辉, 施全, 邹喜红, 郭栋, 余勇. 车辆动力总成试验台动态模拟控制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2): 278-2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