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鲁开讲, 师俊平, 张锋涛. 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动力学优化设计 [J]. J4, 201016, 21(16): 1926-1931. |
[2] |
蒲志新, 郭建伟, 潘玉奇, 白杨溪. 2PPaPaR并联机构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J]. 中国机械工程, 2023, 34(19): 2304-2312. |
[3] |
刘繁茂, 廖灿灿, 张原愿, 莫寒. 新型碟式太阳能聚光器跟踪机构优化设计[J]. 中国机械工程, 2023, 34(04): 395-403. |
[4] |
陈鹏;章青;黄磊. 基于双加点动态Kriging模型的提升塔架优化设计[J]. 中国机械工程, 2019, 30(19): 2335-2341. |
[5] |
许允斗1,2;仝少帅1;王贝1;鞠忠金1;姚建涛1,2;赵永生1,2. 2RPU-UPR并联机构在天线支撑中的应用[J]. 中国机械工程, 2019, 30(14): 1748-1755. |
[6] |
韩晓芹1,2;宋永锋1;刘雨1;李雄兵1. 基于超声无损评价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9, 30(08): 883-889. |
[7] |
曾达幸;王娟娟;樊明洲;岳晓博;侯雨雷.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并联机构参数优化[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24): 2899-2905. |
[8] |
朱明星1,2;高国琴1;吴军3;陈太平1. 一种并/混联汽车电泳涂装输送机构运动/力传递效率性能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18): 2152-2160. |
[9] |
周辉, , 丁锐, , 秦友蕾, , 曹毅, . 面向多向3D打印的混联机构及其运动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05): 505-511. |
[10] |
葛姝翌, 曹毅, 周睿, 朱景原, 丁泽华, . 三平移混联机构型综合[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03): 258-266. |
[11] |
高国琴, 范杜娟, 方志明. 汽车电泳涂装输送用新型混联机构的动力学控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08): 1012-1018. |
[12] |
秦友蕾, 曹毅, , , 陈海, . 两移动三转动混联机构型综合[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08): 1001-1006. |
[13] |
秦利, 刘福才, 梁利环, 金振林. 基于滑模的混联仿人空间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4): 435-441. |
[14] |
谢志江, 王成非, 史浩明, 王俊杰, 游诗茂. 基于影响系数的6-PUS并联机构逆向运动学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 25(24): 3348-3352. |
[15] |
马桃, 张维刚, 唐婷, 张扬. 基于全局敏感性分析和Kriging代理模型的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多参数优化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 25(13): 1812-1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