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曦鹏, 徐闻, 王定文, 李蓉, 尹韶辉. 纳米精度在位测量系统测头误差校正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22, 33(09): 1084-1089. |
[2] |
张鹏, 曹泽泽, 寇淑清, 王涛, 郭继保, 李金哲, 吴磊. 组合式凸轮轴径向滚花装配机理及连接强度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22, 33(06): 664-671. |
[3] |
刘涛, 邓朝晖, 葛智光, 吕黎曙, 刘伟, 彭克立. [数据驱动的智能服务]面向凸轮轴磨削加工的智能决策云服务实现[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 31(07): 773-780. |
[4] |
邓朝晖 , 刘涛, 廖礼鹏, 刘伟 , 万林林, 彭克立. 凸轮轴高速磨削温度的实验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20): 2717-2722. |
[5] |
杨寿智, 邓朝晖, 刘伟, 李建, 彭克立. 凸轮轴数控磨削轮廓误差分析与补偿[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16): 2230-2235. |
[6] |
杨寿智, 邓朝晖, 吴桂云, 刘伟, 万林林, 彭克立. 凸轮轴数控磨削工件主轴转速优化建模与实验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05): 652-657. |
[7] |
李静;张伟;沈南燕;王歆令. 机车发动机用凸轮轴非圆磨削凹弧段轮廓重构方法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3, 24(20): 2836-2839. |
[8] |
范晋伟1, 梅钦1, 彭浩2, 金爱韦1, 宁堃1, 李海涌1. 基于多体系统理论的汽车凸轮轴磨削几何误差建模与辨识技术理论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3, 24(16): 2216-2222. |
[9] |
孔明1, 丁力华1, 2, 赵军1, 周广才2. 凸轮轴偏心的测量与修正方法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2, 23(8): 919-922. |
[10] |
曹德芳1, 邓朝晖2, 刘伟1, 张晓红1, 王娟1. 凸轮轴磨削加工速度优化调节与自动数控编程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2, 23(18): 2149-2155. |
[11] |
夏瑞雪, 卢荣胜. 数控机床视觉在位测量CAI系统[J]. 中国机械工程, 2012, 23(17): 2041-2047. |
[12] |
王振忠1, 郭隐彪1, 李洁2, 雷向阳2, 张东旭1. 大口径光学元件高精度平面磨床加工系统研究 [J]. 中国机械工程, 2012, 23(1): 78-84. |
[13] |
毛征宇, 刘中坚. 一种三次均匀B样条曲线的轨迹规划方法 [J]. 中国机械工程, 2010, 21(21): 2569-2572,25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