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卓凡, 周坤, 秦菲菲, 王斌锐. 基于改进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br#
#br#
[J]. 中国机械工程, 2024, 35(02): 293-304. |
[2] |
刘雪梅, 冯焱, 杨振, 李爱平, 卢军国. 冗余机器人喷涂系统改进人工鱼群逆运动学求解算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22, 33(11): 1317-1323. |
[3] |
师明杰, 程明, 张士宏, VLADIMIR Petrenko, GRAZHINA Valerievna Kozhevnikova. 面向难变形材料精密成形的板式楔横轧机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22, 33(02): 209-216. |
[4] |
刘秀莹, 张建军, 刘承磊, 牛建业, 戚开诚, 郭士杰. 基于工作空间的踝关节康复广义球面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参数优化[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16): 1921-1929. |
[5] |
张月, 董雷, 宦荣华, 黄志龙. 风电叶片管道内窥履带机器人的设计与运动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15): 1884-1889. |
[6] |
吉阳珍, 侯力, 罗岚, 罗培, 刘旭槟, 梁爽. 基于组合优化算法的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10): 1222-1232. |
[7] |
高红俐;朱楷勇;龚澳;姜伟. 高频谐振疲劳机载荷测量误差建模分析及试验夹具优化设计[J]. 中国机械工程, 2019, 30(22): 2675-2682. |
[8] |
肖帆;李光;游雨龙. 空间3R机械手逆向运动学的多模块神经网络求解[J]. 中国机械工程, 2019, 30(10): 1233-1238. |
[9] |
郭东明. 高性能精密制造[J]. 中国机械工程, 2018, 29(07): 757-765. |
[10] |
栗茂林1;梁霖2;陈元明2;徐光华2;何康康2. 基于聚类优化的非负矩阵分解方法及其应用[J]. 中国机械工程, 2018, 29(06): 720-725. |
[11] |
裴九芳;许德章;王海. 基于旋量理论的三指机器人灵巧手逆运动学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24): 2975-2980. |
[12] |
徐新胜, 王诚, 肖颖.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产品结构相似性判断及其应用[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08): 1072-1077. |
[13] |
黄科元, 蒋智, 黄守道, 杨卫星. 一种改进的永磁同步主轴电机速度估算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07): 893-898,938. |
[14] |
杨震, 杨文玉, 张晓平. 机器人逆运动学的奇异鲁棒性算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 25(8): 995-1000. |
[15] |
宁建荣, 夏加宽, 于玲, 李铁军 . 永磁直线进给系统多柔性体机电耦合动力学特性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 25(19): 2597-2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