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晨, 池茂儒, 赵明花, 代亮成, 陈仕祺. 连通式横向减振器在地铁车辆上的适用性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23, 34(06): 660-667,676. |
[2] |
董国疆;颜峰;韩杰;周腾. 转向节疲劳性能与减振器阻尼关系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 31(24): 2950-2958. |
[3] |
张丽霞, 庞齐齐, 潘福全, 葛小菡, 林炳钦, 何一超, 危银涛, 杜永昌. 磁流变减振器魔术公式模型在悬架控制中的应用[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 31(14): 1659-1665. |
[4] |
张新1;宋璇1;蒋励2. 轴系减振器相位角的频域分析提取技术[J]. 中国机械工程, 2018, 29(16): 1943-1946. |
[5] |
彭虎1;张进秋2;刘义乐2;彭志召2;张建2;张立君3. 复合式电磁作动器设计及特性试验[J]. 中国机械工程, 2018, 29(01): 82-88. |
[6] |
郑松林1,2;王烁1;冯金芝1,2;陈铁1;于佳伟1. 多轴载荷作用下减振器耐久性试验载荷谱编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21): 2547-2552. |
[7] |
周兵, 李宁, 吴晓建, 姜高松. 减振器阻尼对扭力梁疲劳寿命的影响[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05): 544-549. |
[8] |
于建强, 董小闵, 张宗伦. 具有非对称力学特性的汽车磁流变减振器设计与控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03): 372-377. |
[9] |
董小闵, 毛飞, 魏燕. 基于压阻原理的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传感器设计[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20): 2699-2704. |
[10] |
邹广平, 刘泽, 刘松, 程贺章. 金属橡胶减振器随机振动有限元仿真[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14): 1960-1963,1981. |
[11] |
张永亮, 潘健健, 洪明, 张玮. 磁流变减振车刀模态仿真与实验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7): 898-902. |
[12] |
姚齐水, 李超, 王勇, 余江鸿, 杨文. 基于预负荷弹性支承的印刷滚筒承载性能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23): 3214-3220. |
[13] |
闫俊霞, 区炳显, . 基于摩擦耗能原理的抑振镗杆[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16): 2143-2148. |
[14] |
康雨, 赵亮, 郭孔辉, . 考虑阀片大挠曲变形的减振器建模与参数辨识[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 25(18): 2544-2549,2555. |
[15] |
刘家燕, 程志峰, 王平, . 机载光电吊舱橡胶减振器的设计与应用[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 25(10): 1308-1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