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栋财, 董广宇, 杜玉红, 李文鹏, . 基于网格搜索算法的6-RUS并联机器人时间最优轨迹规划[J]. 中国机械工程, 2023, 34(13): 1589-1598. |
[2] |
刘秀莹, 张建军, 刘承磊, 牛建业, 戚开诚, 郭士杰. 基于工作空间的踝关节康复广义球面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参数优化[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16): 1921-1929. |
[3] |
王薪宇;秦伟;孙晓军;胡小亮. 3-PPR并联伺服平台非线性同步鲁棒控制[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 31(19): 2269-2275. |
[4] |
李永泉1,2;佘亚中2,3;万一心1,2;张立杰2,3. 球面两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弹性动力学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8, 29(10): 1179-1185. |
[5] |
谢冬福1;罗玉峰1,2;石志新1;彭艳蓝1. 基于向量组的动静平台几何装配条件自动分析与综合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24): 2957-2963. |
[6] |
周少瑞;刘宏昭. 一种3-CRCR/RPU对称并联机器人机构工作空间及运动学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20): 2500-2508. |
[7] |
赵延治1,2;宋晓鑫1,2;杨建涛1,2;齐立哲3;何勇1,4;赵铁石1,2. 基于虚设运动副的并联机器人静态误差建模与标定[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18): 2189-2197. |
[8] |
郭菲, 李永泉, 李玉昆, 张宇, 张立杰, . 电液驱动3-UPS/S并联稳定平台的动力学参数辨识[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21): 2862-2868,2876. |
[9] |
韩江, 杨清艳, 张魁榜, 夏链. 螺旋锥齿轮数控加工中刀盘误差的补偿[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05): 569-576. |
[10] |
党鹏飞;房立金. 一种五轴并联机床的机构参数分步辨识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12): 1652-1657. |
[11] |
高振山, 邓效忠, 陈拂晓, 夏松涛. 基于预成形设计和分流技术的锻造螺旋锥齿轮工艺改进和试验[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 25(7): 944-948. |
[12] |
李佳, 石将, 陈新春. 螺旋锥齿轮齿顶旋分倒棱技术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 25(20): 2734-2739. |
[13] |
明兴祖, 李飞, 张然, 周静. 螺旋锥齿轮磨削表层金相组织的试验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 25(2): 174-179. |
[14] |
高振山, 邓效忠, 陈拂晓, 李天兴. 基于修正Archard理论的螺旋锥齿轮锻造模具寿命预测[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 25(2): 226-229. |
[15] |
邢元, 张建勋, 张连洪, 何柏岩. 螺旋锥齿轮精密数控加工误差补偿策略[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 25(18): 2427-2431,2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