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勇, 陆浩, 李占龙, 燕碧娟, 孟杰, 连晋毅. 非线性商用车仿生悬架等偏频等高度设计[J]. 中国机械工程, 2023, 34(01): 84-94. |
[2] |
覃艳明1;赵静一1;王向南2;马金玉1. 刚性悬挂四轮车辆静力学解算与均载性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 31(04): 384-389. |
[3] |
蔡智媛1;王冰清1;彭旭东1,2;孟祥铠1,2 . 基于安装过程的O形圈安装结构优化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9, 30(22): 2691-2697. |
[4] |
荣誉1,2,3;刘双勇3;王洪斌1;韩勇3. 一种3-DOF并联机械手的研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8, 29(03): 253-261. |
[5] |
杨龙, 周玉林, 马秋明. 新型球面并联人形机器人踝关节机构静力学性能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07): 835-841. |
[6] |
刘文兰, 许允斗, 闫文楠, 姚建涛, 赵永生, . 重力对超静定结构受力的影响[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06): 648-655. |
[7] |
朱佩华, 王巍, 李雪鹏, 吴士林. 基于GPL模型的仿生爬壁机器人路径规划[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24): 3273-3278. |
[8] |
苗恩铭, 徐祗尚, 周小帅, 倪洋. 机械形体热变形非相似性特征的机理分析与实验验证[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 25(14): 1956-1959,1966. |
[9] |
朱益利, 金超武, 许磊, 徐龙祥. 滚珠轴承力学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3, 24(4): 427-431. |
[10] |
周玉林1, 李波2, 杨龙1, 高峰3. 二自由度球面并联机构UP+R静力学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3, 24(15): 2081-2087. |
[11] |
孙伟1, 鲁明2, 汪博1, 闻邦椿1. 考虑导轨结合部特性的立柱-主轴系统动静力学特性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2, 23(23): 2874-2878. |
[12] |
郭大宝1, 2, 梅涛1, 2, 骆敏舟1, 2, 冯宝林1, 2, 赵江海1, 2. 老人服务机器人机械臂的动力学分析与轻量化设计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2, 23(10): 1146-1150. |
[13] |
李源, 韩旭, 姜潮, 王林军. 一种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桁架结构疲劳寿命的数值方法 [J]. 中国机械工程, 2011, 22(6): 710-714. |
[14] |
李仕华, 句彦儒, 王志松, 孙龙庆, 李富娟. 一种新构型3-RRRRR并联微动机构的研究 [J]. 中国机械工程, 2011, 22(22): 2662-2666. |
[15] |
吴孟丽, 王立文. 一种新型并联机器人的静力学优化设计 [J]. 中国机械工程, 2010, 21(19): 2308-2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