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齐潘国, 刘政奇, 赵丽薇, 张兴元, 赵丽娟. 采煤机摇臂用数字液压缸反馈机构间隙问题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23, 34(02): 172-184. |
[2] |
肖仕红, 张靖柯, 张辉耀, 周士超, 何先友, 岳琳琳. 大变温工况下电接触件的力学特性与接触性能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19): 2383-2389. |
[3] |
于宁, 孙业新, 陈洪月.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采煤机截割载荷预测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10): 1247-1253,1259. |
[4] |
谭飏1;张宇2;刘丽冰1;杨泽青1. 面向动力学特性监测的主轴系统数字孪生体[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 31(18): 2231-2238,2246. |
[5] |
丁华, 杨亮亮, 杨兆建, 王义亮, . [数字孪生驱动的智能制造]数字孪生与深度学习融合驱动的采煤机健康状态预测[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 31(07): 815-823. |
[6] |
蔡智媛1;王冰清1;彭旭东1,2;孟祥铠1,2 . 基于安装过程的O形圈安装结构优化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9, 30(22): 2691-2697. |
[7] |
赵丽娟;范佳艺. 基于遗传算法的采煤机螺旋滚筒多目标优化设计[J]. 中国机械工程, 2018, 29(05): 591-596. |
[8] |
王慧;宋宇宁. 滚筒截割负载扰动对采煤机调高的影响[J]. 中国机械工程, 2018, 29(02): 127-133. |
[9] |
毛君, 张瑜, 张坤, 陈洪月, 徐健博. 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及仿真[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01): 27-34. |
[10] |
陈洪月, 张坤, 袁智, 毛君, . 基于阻力测试的采煤机结构受力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19): 2646-2651. |
[11] |
张强, 王海舰 , 李立莹, 闻学震, 阮越宣, . 基于多传感特征信息融合的采煤机截齿失效诊断[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17): 2334-2340. |
[12] |
王洁, 王慧. 采煤机截割部二次调节液压加载试验台[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14): 1953-1959. |
[13] |
毛君, 杨振华, 潘德文. 基于自适应模糊滑模变结构的采煤机自动调高控制策略[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03): 360-364. |
[14] |
孔祥栋, 张振东, 王小燕, 程, 强. GDI喷油器针阀动力学特性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03): 365-369. |
[15] |
张强, 王海舰, 井旺, 毛君, 袁智, 胡登高.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信息融合的采煤机煤岩识别系统[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02): 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