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卓凡, 周坤, 秦菲菲, 王斌锐. 基于改进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br#
#br#
[J]. 中国机械工程, 2024, 35(02): 293-304. |
[2] |
刘雪梅, 冯焱, 杨振, 李爱平, 卢军国. 冗余机器人喷涂系统改进人工鱼群逆运动学求解算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22, 33(11): 1317-1323. |
[3] |
刘秀莹, 张建军, 刘承磊, 牛建业, 戚开诚, 郭士杰. 基于工作空间的踝关节康复广义球面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参数优化[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16): 1921-1929. |
[4] |
张月, 董雷, 宦荣华, 黄志龙. 风电叶片管道内窥履带机器人的设计与运动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15): 1884-1889. |
[5] |
吉阳珍, 侯力, 罗岚, 罗培, 刘旭槟, 梁爽. 基于组合优化算法的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10): 1222-1232. |
[6] |
尹猛, 徐志刚, 赵志亮, 韩伟, . 基于套索传动的五指灵巧手设计与主从控制[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08): 951-959. |
[7] |
龚峻山;方跃法;靳晓东. 基于并联手指结构的多功能灵巧手的设计与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 31(23): 2837-2846. |
[8] |
肖帆;李光;游雨龙. 空间3R机械手逆向运动学的多模块神经网络求解[J]. 中国机械工程, 2019, 30(10): 1233-1238. |
[9] |
朱明星1,2;高国琴1;吴军3;陈太平1. 一种并/混联汽车电泳涂装输送机构运动/力传递效率性能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18): 2152-2160. |
[10] |
董晓东, 段清娟, 马彪, 段学超. 基于凸集理论的绳牵引串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算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18): 2424-2429,2436. |
[11] |
赵延治, 赵飞, 杨建涛, 李兴兴, 赵铁石, . 并联6-RUS卫星相机像移补偿机构建模与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03): 369-375. |
[12] |
杨震, 杨文玉, 张晓平. 机器人逆运动学的奇异鲁棒性算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 25(8): 995-1000. |
[13] |
赵燕江1, 张艳华2, 陈浩1, 张永德1, Yan Yu3. 多种路径形式组合的柔性针二维路径优化[J]. 中国机械工程, 2013, 24(1): 6-11. |
[14] |
刘玮, 常思勤. 一种新型并联机器人的奇异性与工作空间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2, 23(7): 786-790. |
[15] |
印松. 踝关节康复机器人设计及人—机运动映射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2, 23(21): 2552-2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