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苏永雷, 张志飞. 车身多性能约束下的一体压铸三角梁轻量化设计[J]. 中国机械工程, 2024, 35(04): 691-699. |
[2] |
严正峰, 蒋光宗, 姚明尧. 驱动系统效率最优的并联混合动力商用车模式切换及换挡控制策略[J]. 中国机械工程, 2024, 35(02): 354-363. |
[3] |
周鑫, 雷贤卿, 李阁强. 软制动能量再生助力及其散热管理系统[J]. 中国机械工程, 2023, 34(06): 746-755. |
[4] |
曾繁琦, 袁晓静, 王旭平, 张泽, 刘小方. 基于荷电状态惩罚函数的能量管理策略优化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22, 33(07): 852-857,871. |
[5] |
贺岩松, 田威, 张志飞, 李云.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乘用车气动噪声优化[J]. 中国机械工程, 2022, 33(06): 740-746. |
[6] |
谷正气, 刘壮志, 杨振东, 郑乐典, 尹善斌. 汽车风振噪声的空气射流结构优化[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06): 681-688,733. |
[7] |
刘春梅1;黄德惠1;郑成2;陈潇凯2;张凯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可靠设计[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 31(21): 2529-2534. |
[8] |
袁志群1,2,4;谷正气3. 基于多孔介质材料和仿生设计的汽车阻流板减阻机理[J]. 中国机械工程, 2019, 30(07): 777-785. |
[9] |
胡朝辉;崔雪姣;成艾国;秦晓凯. 基于均匀化循环理论的车身焊点布局优化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8, 29(19): 2384-2388. |
[10] |
于丽敏, 熊会元, 宗志坚, 吴义忠.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多指标稳健设计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20): 2828-2834. |
[11] |
胡朝辉, 于万元, 陈少伟, 曾土伟, 李光耀, 袁智军. 基于区域灵敏度及空间多层形貌的车身设计[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19): 2687-2692. |
[12] |
刘树伟, 郭立新, 郝亮. 汽车真空辅助制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13): 1840-1845. |
[13] |
罗剑, 罗禹贡, 张书玮, 李克强. 智能分布式电动车辆柔性化系统平台[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8): 1035-1039. |
[14] |
孟凡博, 黄开胜, 曾祥瑞, 张尧.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混合动力汽车模型预测控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 25(19): 2692-2697. |
[15] |
李伟平, 窦现东, 张宝珍, 王振兴. 基于高维模型的矿用自卸车驾驶室非线性优化[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 25(17): 2408-2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