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小峰, 张天瑀, 张春兵, 柏林. 基于交叉递归率的复材板损伤定位成像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23, 34(08): 940-947. |
[2] |
骆燕燕, 王永鹏, 孙自航, 梁弘 . 电连接器微动磨损的超声识别与性能退化模型[J]. 中国机械工程, 2023, 34(02): 164-171. |
[3] |
吴英龙, 宣海军, 单晓明, 付汝龙. 离心轮内部疲劳裂纹扩展及其无损定量表征[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06): 658-665. |
[4] |
袁久鑫;秦训鹏;张进朋;汪小凯. 基于激光超声的电弧增材制件内部缺陷深度检测[J]. 中国机械工程, 2021, 32(01): 65-73. |
[5] |
田明明1;解社娟1,2;韩捷3,4;李鹏2;裴翠祥1;陈振茂1. 基于小波分析的脉冲涡流/电磁超声复合无损检测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9, 30(16): 1925-1930. |
[6] |
段振霞, 任尚坤, 赵珍燕, 祖瑞丽. 磁化状态对力磁耦合关系的影响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09): 1029-1034. |
[7] |
尹爱军, 姚文权, 任宏基, 戴宗贤. 基于射频信号反射特性的金属塑性变形评估[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 28(02): 135-138. |
[8] |
乌伟, 邱宗明, 黄秋红. 基于SAFT的单晶硅内部缺陷时域检测成像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 27(15): 2075-2079,2084. |
[9] |
赵子铭, 栾伟玲, 尹少峰, 涂善东. 基于发光量子点的金属裂纹实时监测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17): 2374-2377. |
[10] |
李冬林, 康宜华, 孙燕华, 叶志坚. 一种基于电场测量的无损检测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13): 1810-1814. |
[11] |
齐勇, 刘相彪, 李勇, 陈振茂, 李炜昕. 基于磁场梯度测量的脉冲涡流检测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 25(8): 1108-1112,1135. |
[12] |
冯搏, 伍剑波, 杨芸, 康宜华. 钢管纵向伤高速高精漏磁探伤磁化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 25(6): 736-740. |
[13] |
沈晔超1, 宋守许1, 王玉琳1, 杜长春2. 基于汽车驱动桥壳再制造的堆焊可靠性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3, 24(5): 676-680. |
[14] |
郑慧峰1, 吕江明1, 张斌1, 杨辰龙2. 基于FastICA的超声A波信号降噪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2, 23(10): 1135-1139. |
[15] |
周怡, 郭策, 朱春生, 戴振东. 具有层状纤维缠绕的仿甲虫鞘翅轻质结构的设计及其力学性能分析 [J]. 中国机械工程, 2011, 22(16): 1969-19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