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行稳致远
——2020年主编寄语

董 仕 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制造业的创新升级已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中国制造业70年来通过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近年来围绕智能制造的布局和计划推进亦初见成效,这必将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但是,中国制造业仍需直面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未来,中国应如何推进自主创新、寻求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如何真正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中国制造业以何种姿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由大谋强,进而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从前沿学者、一线工程师到高层决策者,都在深度思考,探究的目光已触及基础科学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创新体系构建等各个方面。2019年3月,59名前沿学者联名呼吁:尽快制定全局性、战略性、独立的国家基础科学发展规划,从发展方向、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优化现有基础科学总体布局,重塑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学界、企业界的人士也频频疾呼:要高度重视、切实推进工业强基工程,只有夯实工业基础,才可能推进制造产业迈向中高端。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在此时代机遇下,中国制造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深耕基础,化危为机,通过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2019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2年)》;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这些对科技创新、制造业发展的前瞻布局,昭示着国家加快补齐短板、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考验不断,求索不止!

2019年科技期刊界最重磅的事件当属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该计划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中国方阵为核心目标,立足科技期刊服务创新、引领创新的根本功能,系统构建支持体系。这是面向国际,培育、提升中国期刊头部力量的国家行为,更是对尖兵梯队之外的其他中国期刊“聚焦读者价值、提升学术服务能力”的急迫召唤和强力提醒。3年前,面对国内学术出版的困境,《中国机械工程》作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刊(简称“会刊”),为发挥科技期刊应有的社会功能,塑造好会刊品牌形象,通过广泛调研和求教,设定“服务读者”为办刊目标,明确“学术性与工程性并重”的期刊定位,并以务实行动探索转型发展之路。2019年,会刊着力加强新栏目体系的建设,出版了工业大数据与智能制造专辑、高速铁路无缝钢轨系统专辑,举办了先进制造技术前沿论坛,实现了录用论文网络首发。2020年,会刊将继续跟踪学科前沿和重大工程,围绕研究重点和热点组织出版专辑;重点聚焦连接工程前沿,加大创新主体实践成果的报道力度;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工作,更好满足读者需求。我们将通过每一个微创新,逐步补齐内容采集、编辑出版、传播及服务期刊出版全产业链上存在的短板,提升知识服务能力。

2020年新年伊始,《中国机械工程》迎来创刊30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我们万分激动又百感交集。回看1990年启航之时,会刊在创刊词中阐明了创办宗旨:集中反映机械工程及其相关学科发展的趋势;系统报道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重大学术活动及最新的学术进展;宣传和反映会员的重大科技成就与呼声;努力建立学术界与企业界的联系。30年来,我们一直秉持这样的初心,出刊30卷、528期,刊发13 086篇文章,报道了大量机械工程各分支学科的前沿进展和综合成就,记录了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为学科发展作出了贡献。会刊容量从双月刊扩容至半月刊,质量不断提高,在国内机械类科技期刊中名列前茅,赢得诸多会员和读者的厚爱。我们也十分清醒地看到,面对机械工程学科发展的重大机遇,对标“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会刊服务引领机械工程学科发展的能力还不强,聚焦学科前沿的深度和广度还不足,反映制造业重要技术进步的文章、首发报道的高水平重大创新成果、刊发的高影响力论文还不多。

30年前,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信任和指导,使会刊赢得了自身发展的高起点;30年来,在历届编委会的引领、学科领域广大专家学者的热忱支持和学会各级组织的倾情相助下,会刊不断发展壮大。回首来路,有辉煌,有缺憾;展望未来,有挑战,有期待。我们坚信:伴随着中国制造业前进的坚实步伐,在广大专家学者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鼎力支持下,会刊定能稳步前行,为我国机械工程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好的助力,不负会刊的时代使命!

值此会刊创刊30周年之际,编辑部诚邀业内长期支持会刊的专家学者撰写学科进展和工程前沿的文章,集结成辑,是为纪念,更期盼启迪未来!

亲爱的读者、作者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奋进,共同谱写《中国机械工程》未来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