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耦合度三平移并联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学

沈惠平 吴成琦 许 可 赵迎春 杨廷力

常州大学现代机构学研究中心,常州,213016

摘要根据基于方位特征方程的并联机构拓扑设计理论和方法,设计出一种零耦合度且运动解耦的非对称三平移输出的并联机构(RPa‖3R)2R+RPa,分析了该并联机构的方位特征、自由度、耦合度κ等主要拓扑特性。由于该机构耦合度κ=0,因此直接导出其解析式位置正解。通过位置反解,分析计算了机构的工作空间及奇异性特性。由Jacobian矩阵导出了机构动平台质心的速度与加速度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其仿真曲线。

关键词并联机构;运动学;耦合度;工作空间;奇异性

0 引言

三自由度的三平移(3T)并联机构因结构简单、控制不复杂而有较高实用价值[1],很多学者对3T并联机构及其操作手进行了研究分析。VISCHER等[2]设计了三维平移Delta机构;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基于Delta机构的衍生机构——操作手[3-5];TSAI等[6]提出一种由移动副驱动、支链含4R平行四边形机构的三自由度移动机构;李仕华等[7-8]设计出3-UPU型三平移机构,并对该机构的瞬时运动学性能进行了分析;赵铁石等[9]、尹小琴等[10]给出了3-RRC型三平移机构的位置正反解方程;ZHAO[11]考虑运动学的各向异性,对一种3T并联机构进行了尺度综合及运动学研究;ZENG等[12-13]、LEE等[14]对一种三平移Tri-pyramid并联机构位置方程的正反解、雅可比矩阵、各向同性等运动学特性进行了分析;BHUTANI等[15]通过对3-UPU型机构的数学模型和设计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LI[16]等研究了运动解耦的3T机构。

但是,上述三平移机构存在两大问题:①机构耦合度κ不为零,即κ≥1,因此,一般得不到位置正解的解析解,而只能得到数值解;②不具有输入-输出运动解耦特性[17],运动控制及轨迹规划等较为复杂,给应用带来了不便。

根据基于方位特征(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characteristic,POC)方程的并联机构拓扑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18],笔者设计出一种新的3T并联机构。该机构耦合度为零,可得其位置正解的解析解;同时,该机构具有部分运动解耦,机构的运动控制及轨迹规划较容易。此外,本文还对该机构的奇异位形、工作空间,以及动平台质心的速度、加速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1 并联机构的设计

如图1所示,本文提出的3T并联机构由动平台1、静平台0和2条混合单开链(hybrid single opened chain,HSOC)组成。

图1 3T并联机构
Fig.1 3T Parallel Mechanism

第1条混合支链包含支链(HSOC1)Ⅰ、Ⅱ,静平台0通过转动副R11连接构件2的一端,构件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由4个球副(Sa、Sb、Sc、Sd)组成的平行四边形 的短边杆3;构件3′和短边杆3个平行转动副(R21‖R22‖R23)并联构成一个子并联机构同时,构件3′通过2个平行转动副(R12‖R13)串联后连接于动平台1;此外,静平台0上的转动副R11、R21互相垂直,转动副动R12的轴线垂直于动平台1的平面。第1条混合单开链HSOC1记作该混合支链末端为动平台1的一部分,产生三平移和一转动。

第2条混合支链HSOC2即支链Ⅲ通过静平台上的转动副R31连接一个平行的转动副R32后,再串联由4个R副(Re、Rf、Rg、Rh)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最后,通过平行轴线的转动副R33连接于动平台。支链Ⅲ记作其末端产生三平移和一个绕R33轴的转动。显然,混合单开链HSOC2和典型Delta机构中的支链相同,但典型Delta机构包含3条这样的混合支链。

2 拓扑特性分析

2.1 机构的POC分析

串联、并联机构的POC方程[18]分别为

(1)

(2)

式中,MJi为第i个运动副的POC集;Mbi为第i个支链末端的POC集;MPa为机构动平台的POC集。

机构的POC集分析过程如下:

(1)设定机构的两条复杂支链的拓扑结构分别为HSOC1{R11(-P4S-P4S-R4S-R4S)⊥(R23‖R22‖R21-)R12‖R13}和HSOC2{R31(P4S)‖R32‖R33}。

(2)选定动平台上任意一点为基点O′。

(3)确定两混合支链末端构件的POC集:

(4)确定动平台的POC集:

可知,该并联机构动平台一直产生纯三维移动。

2.2 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并联机构的全周自由度公式[18]

(3)

(4)

式中,F 为机构自由度;fi 为第i个运动副的自由度;m 为运动副数;v 为独立回路数,v=m-n+1;n为构件数;ξLj为第j个独立回路的独立位移方程数;为前j条支链组成的子并联机构POC集;Mb(j+1)为前j+1条支链末端构件的POC集。

2.2.1 确定独立位移方程数

该机构可分解为2个独立回路,它们的独立位移方程数计算如下:

(1)由支链Ⅰ、Ⅱ组成的第1个独立回路为HSOC1{R11(P4S-P4S-R4S-R4S-R23-R22-R21}。由式(2)可得子并联机构的POC集:

MPa(1-2)=MM=

由式(3)可得该子并联机构的自由度:

由式(4)可得该子并联机构的独立位移方程数:

可见,子并联机构的输出杆3′在XOZ平面内产生两维平移运动,且仅由静平台0上的驱动副R11、R21决定,因此,该机构具有部分运动解耦性。

(2)子并联机构与子串R12‖R13以及支链Ⅲ组成第2个回路HSOC2{R31(P4S)‖R32‖R33⊥R13‖R12},由式(4)可得

2.2.2 确定机构的自由度

由式(3)可得机构自由度:

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可将该机构视为仅由2条复杂支链组成的一个独立回路SOC{P*-P*-R12-R13-R33-P4R-R32-R31},则由式(4)得其独立位移方程数:

由式(3)可得F=8-5=3。显然,自由度计算时将含回路的子并联机构用等效支链代替,计算过程比较清晰。

2.3 机构的耦合度计算

2.3.1 耦合度的定义

由基于序单开链(single opened chain, SOC)单元的机构组成原理知,任意机构可分解为若干个基本运动链(basic kinematics chain,BKC);独立回路数为v的BKC可进一步分解为v个SOC(Δj)(j=1,2,…,v),第j个单开链SOCj的约束度Δj定义为

(5)

式中,mj为第j个SOCj的运动副数;fi为第i个运动副的自由度;Ij为第j个SOCj的驱动副数。

而其耦合度为

(6)

耦合度κ反映了机构各独立回路运动变量之间的关联和依赖程度,反映了机构运动学、动力学问题求解的复杂性,κ越大,机构运动学、动力学问题求解的复杂度越高;对于κ=0的机构,可以直接求出每个BKC的位置,从而得到位置正向解析解;κ>0意味着机构中至少有一个BKC的回路运动位置量需由多个回路方程联立求解,才能求得其位置正解。

2.3.2 耦合度计算

独立回路HSOC1、HSOC2的独立位移方程数ζL1=6,ζL2=5,因此,约束度为

Δ1=∑fi-I1-ζL1=(5+3)-2-6=0

Δ2=∑fi-I2-ζL2=6-1-5=0

该3T并联机构包含2个耦合度均为0的BKC,即κ1=κ2=0,因此,该机构的位置正解易由BKC1、BKC2直接求得解析解。

3 位置分析

3.1 结构参数标注及坐标系的建立

为理解方便,将图1所示机构展开为平面形式,如图2所示,静平台0、动平台1均为正方形,边长分别为2l1、2l2;静平台0上的3个转动副R11、R21和R31分布在各边的中点。

图2 3T并联机构的展开俯视图
Fig.2 Top view of 3T parallel mechanism

不失一般性,静坐标系OXYZ建立在静平台0的几何中心,且X轴垂直于R31的轴线,Y轴垂直于R11的轴线;动坐标系puvw位于动平台1的中心,u轴、v轴分别垂直平行于R33的轴线,zw轴由右手法则确定。该3T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建模如图3所示。

图3 3T并联机构的运动建模
Fig.3 Kinematic Modeling of 3T Parallel Mechanisms

AiBi=l3BiCi=l4(i=1,2,3),其中,l3<l1l4>l3;两平行四边形的短边长均为2l5,且点B1B3C1C3均为短边上的中点,C2D2=l5C1D1=C3D3=E1F1=l6D1E1=l7

A1B1Y轴正向夹角为θ1A2B2A3B3X轴正向夹角为θ2θ3D1E1X轴正向夹角为β

3.2 位置正解分析

机构位置正解求解过程可归结为:已知输入角θ1θ2θ3,求动平台1上的中心点p点坐标。

3.2.1 BKC1的位置求解

易知,静平台上点AiBi的坐标分别为A1=(0, l1, 0),A2=(-l1, 0, 0),A3=(l1, 0, 0),B1=(0, l1+l3cosθ1, l3sinθ1),B2=(-l1+l3cosθ2, 0, l3sinθ2),B3=(l1+l3cosθ3, 0, l3sinθ3)。

由2.2节可知,机构运动过程中,子并联机构的构件3′的输出运动始终为XOZ平面内的两维平移,因此,yC1=yC2=0。

由杆长约束B1C1=B2C2=l4,得位置方程:

(7)

将式(7)中的两式相减,得

a1xC1+b1zC1=c1

(8)

a1=2(xB2+2l5) b1=2(zB2-zB1)

a1=b1=0,则不成立,因此,a1b1不同时为零,于是a1=0时,有

(9)

a1≠0时,有

(10)

3.2.2 BKC2的位置求解

易求得点D1E1F1D3C3的坐标分别为D1=(xC1,0,zC1+l6),E1=(xD1+l7cosβ,l7sinβ,zD1),F1=(xD1+l7cosβ,l7sinβ,zD1+l6),D3=(xD1+l7cosβ+2l2,l7sinβ,zD1+l6),C3=(xD3,yD3,zD3-l6)。由杆长约束B3C3=l4,建立位置方程:

(11)

对(11)进行展开、整理,得

a2cosβ=b2

(12)

a2=2l7(xD1-xB3+2l2)

由式(12)求得β后,即可由点D3F1求得动平台上p点的坐标分量:

(13)

3.3 位置逆解分析

机构位置逆解求解为:已知动平台1上的中心点p点坐标,求输入角θ1θ2θ3

3.3.1 求输入角θ1θ2

根据点D1E1F1的坐标F1=(x-l2,y,z),E1=(x-l2,y,z-l6),D1=(xD1,0,z-l6),由杆长约束D1E1=l7,可求得

C1=(xD1,0,zD1-l6)

C2=(xD1-2l5,0,zD1-l6)

再由杆长约束B1C1=B2C2=l4可得

(14)

进一步整理得

(15)

I=1,2 z1=zC1 z2=zC2

3.3.2 求输入角θ3

同理,通过杆长约束B3C3=l4可得D3=(x+l2,y,z),C3=(x+l2,y,z-l6)。由杆长约束B3C3=l4,建立位置方程:

(16)

展开并整理式(16)得

(17)

z3=zC3

3.4 实例验算

参考ABB机器人14R的尺寸参数,取该机构结构参数如下:l1=300 mm,l2=70 mm,l3=350 mm,l4=l8=800 mm,l5=100 mm,l6=10 mm,l7=50 mm。给定一组主动输入角:θ1=61.87°,θ2=135.05°,θ3=45.67°。

由式(13),得动平台1上p点的两个位置(单位mm,下同):(59.30,26.34,969.42)和(59.30,-26.34,969.42)。取坐标(59.30,26.34,969.42),该坐标对应的机构三维构型如图4所示。

图4 第一组坐标对应的机构构型
Fig.4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first set of coordinate

p点坐标为(59.30,-26.34,969.42),将其代入式(15)~式(17),得到3个输入角的8组逆解;其中的1组逆解为θ1=61.87°,θ2=135.05°,θ3=45.67°,这与正解中给定的3个已知输入角一致,因此,正反解求解正确。其余7组解都为机构位置反解的理论值,对应的机构装配构型不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有机构稳定性较差、构件与静平台易干涉等问题。

4 工作空间分析

工作空间是衡量并联机构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采用极限边界搜索算法搜索该机构的工作空间[19]。首先,根据杆长来设定工作空间的搜索范围;然后,基于位置逆解,搜索所有满足杆长约束、转角约束、干涉约束的点,由这些点组成的三维图即为该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

设定搜索范围为:400 mm≤z≤1 200 mm,-π≤θ≤π,0≤ρ≤1 000 mm,(θρ分别为柱坐标系中的搜索角度和半径)。利用MATLAB得到该机构的工作空间及其各X-Y截面,如图5、图6所示。由图5、图6可知:①该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较大,z∈[400 mm, 500 mm]时,工作空间不连续,有空腔;z∈[500 mm, 900 mm]时,工作空间连续,为有效的操作工作空间。②该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关于x轴大致对称。

图5 工作空间的三维立体图
Fig.5 Three-dimensional view of workspace

图6 X-Y截面图
Fig.6 X-Y cross-section

5 奇异位形分析

5.1 奇异位形概述

在奇异位置时,机构处于死点状态,不能继续运动或失去稳定,还会出现受力状态变坏,损坏机构,影响机构的正常工作。因此,识别机构的奇异位形,是并联机构设计与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采用Jacobian代数法来分析该机构的奇异位形。

5.2 奇异位形分析方法

设机构动平台输出速度输入角速度式(14)、式(16)的两边同时对时间t求导,则有

JpV=Jqω

(18)

f11=xB1-xC1 f13=zB1-zC1

f21=xB2-xC2 f23=zB2-zC2

f31=xB3-xC3 f32=yB3-yC3 f33=zB3-zC3

u11=(zB1-zC1)l3cosθ1-(yB1-yC1)l3sinθ1

u22=(zB2-zC2)l3cosθ2-(xB2-xC2)l3sinθ2

u33=(zB3-zC3)l3cosθ3-(xB3-xC3)l3sinθ3

5.2.1 第一类奇异

detJq=0时,发生第一类奇异。这意味着每个分支中靠近机架的2根杆折叠在一起或完全展开。在此位形下,动平台的自由度数减小。因此,可得Jq的行列式的集合

M=M1M2M3

(19)

Jq=diag(u11u22u33)中的u11u22u33为0对应有以下三种情形:① A1B1C1三点在OYZ平面上的投影共线时,M1={(zB1-zC1)l3·cosθ1-(yB1-yC1)l3sinθ1=0};②A2B2C2三点在OXZ平面上的投影共线时,M2={(zB2-zC2)l3cosθ2-(xB2-xC2)l3sinθ2=0};③A3B3C3三点在OXZ平面上的投影共线时,M3={(zB3-zC3)l3cosθ3-(xB3-xC3)l3sinθ3=0},其中,M3对应的三维模型如图7所示。

图7 第一类奇异位型
Fig.7 Singularity of type 1

5.2.2 第二类奇异

detJp=0时,发生第二类奇异。这意味着所有主动构件锁住时,执行构件依然可以产生局部运动。在此位形下,动平台的自由度数增大。因此,可将矩阵Jp看作3个行向量的组合即Jp=[e1 e2 e3]T,若detJp=0,则3个向量存在下面两种情况:

(1)2个向量线性相关。若e1=ke2 ,取[f12 f13]=k[f22 f23],则此时,B1C1向量和B2C2OXZ平面上的投影平行,其三维构型如图8所示。

图8 第二类奇异位形
Fig.8 Singularity of type 2

(2)3个向量线性相关。若e1=k1e2+k2e3,可得

f1I=k1f2I+k2f3I I=1,2,3

I=3时,k1f23+k2f33=k1(zB2-zC2)+k2(zB3-zC3)≠f13,可知3个向量线性相关不成立。

(3)第三类奇异。第三类奇异也被称为组合型奇异,其条件为detJq= detJp=0,这意味着只有当第一类奇异和第二类奇异同时发生时才能产生,在此位形下,动平台将失去原有的运动特性。

因此,取u11=0,u22=0或u33=0代入第二类奇异分析,得detJp不为0,可知第二类奇异不成立。由于第一类奇异和第二类奇异不能同时发生,故该机构不存在第三类奇异。

6 速度与加速度分析

6.1 速度分析

机构非奇异时,Jp可逆,由式(18)得动平台原点的输出速度:

(20)

6.2 加速度分析

进一步,对式 (18)求导,易有

(21)

当机构在非奇异位置时,Jp可逆,则动平台原点的加速度为

(22)

6.3 算例验证

取输入角θ1=θ3=15°costθ2=-15°cost。由式(20)~式(22),用软件MATLAB计算得机构动平台1的速度、加速度,如表1、表2所示。

表1 动平台的速度

Tab.1 Speed of the moving platform

时间(s)vx (mm/s)vy (mm/s)vz (mm/s)25.081 824.658-1.8824-9.64120.0073.5156-13.778-4.6514.8798-4.190 0-24.6581.599

表2 动平台的加速度

Tab.2 Acceleration of moving platform

时间(s)ax (mm/s2)ay(mm/s2)az (mm/s2)2-7.3814.6472.7024-5.850-8.8682.03662.063-13.515-0.66086.278-4.647-2.344

同时,建立该机构的三维模型,并用SolidWorks导入到软件Adams中,仿真得到动平台的速度与加速度曲线,如图9、图10所示。

图9 动平台的速度仿真曲线
Fig.9 Velocity simulation curve of moving platform

图10 动平台的加速度仿真曲线
Fig.10 Acceleration simulation curve of moving platform

通过分别对比表1、表2和图9、图10发现:①基于MATLAB公式的计算值与Adams仿真曲线值完全一致。由表2、图10可知,t=4s时,动平台1的加速度相等,ax=-5.850 mm/s2ay=-8.868 mm/s2az=-2.036 mm/s2,从而验证了速度与加速度公式的正确性;②由图9、图10可知,该机构速度与加速度曲线变化平稳,具有较好的动力学性能。

7 结论

(1)设计出一种耦合度为零且运动解耦的非对称三平移并联机构,得到了该机构的位置正解及反解求解解析式。

(2)基于位置反解的机构工作空间分析表明,机构工作空间较大且对称,并给出了3种奇异位形发生的条件。

(3)机构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表明,该机构具有较好的动力学性能。

参考文献

[1] 刘辛军, 汪劲松, 李剑锋,等. 一种新型空间3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正反解及工作空间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01, 37(10):36-39.

LIU Xinjun, WANG Jinsong, LI Jianfeng, et al. Positive andNegative Solutions and Workspace Analysis of a Novel 3-DOF Spatial Parallel Mechanism[J].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1, 37(10): 36-39.

[2] VISCHER P, CLAVEL R . Kinematic Calibration of the Parallel Delta Robot[J]. Robotica, 1998, 16(2):207-218.

[3] STOCK M, MILLER K. Optimal Kinematic Design of Spatial Parallel Manipulators: Application to Linear Delta Robot[J]. 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 2003, 125(2):292-301.

[4] BOURI M, CLAVEL R . The Linear Delta: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C]//2010 4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nd 2010 6th German Conference on Robotics. Munich, 2010: 978-3-8007-3273-9.

[5] KELAIAIA R, COMPANY O, ZAATRI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 Linear Delta Parallel Robot[J]. Mechanism & Machine Theory, 2012, 50(2):159-178.

[6] TSAI L W, WALSH G C, STAMPER R E. Kinematics of a Novel Three DOF Translational Platform[J]. 1996, 4(4): 3446-3451.

[7] 李仕华,黄真. 一种特殊3-UPU并联平台机构瞬时运动特性[J].中国机械工程,2005,16(18):1641-1646.

LI Shihua, HUANG Zhen.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a Special 3-UPU Parallel Platform Manipulator[J]. 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5,16(18):1641-1646.

[8] LI S, HUANG Z, ZUO R. Kinematics of a Special 3-DOF 3-UPU Parallel Manipulator[C]//ASME 2002 International Desig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nferences and Computers and Information in Engineering Conference. Montreal, 2002: 1035-1040.

[9] 赵铁石, 黄真. 一种三维移动并联平台机构的运动学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01, 12(6):612-616.

ZHAO Tieshi, HUANG Zhen. Kinematics Analysis of a Three-dimensional Mobile Parallel Platform Mechanism[J]. 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1, 12 (6): 612-616.

[10] 尹小琴, 马履中. 三平移并联机构3-RRC的工作空间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03, 14(18):1531-1533.

YIN Xiaoqin, MA Lüzhong. Workspace Analysis of 3-RRC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Three Translations[J]. 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3, 14 (18): 1531-1533.

[11] ZHAO Y. Dimensional Synthesis of a Three Translational Degrees of Freedom Parallel Robot while Considering Kinematic Anisotropic Property[J]. 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2013, 29(1):169-179.

[12] ZENG Qiang, EHMANN K, CAO Jian. Tri-pyramid Robot: Design and Kinematic Analysis of a 3-DOF Translational Parallel Manipulator[J]. Robotics &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2014, 30(6):648-657.

[13] ZENG Qiang, EHMANN K, CAO Jian. Tri-pyramid Robot: Stiffness Modeling of a 3-DOF Translational Parallel Manipulator[J]. Robotica, 2016, 34(2):383-402.

[14] LEE S, ZENG Q, EHMANN K F. Error Modeling for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Calibration of the Tri-pyramid Parallel Robo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7(5):1-14.

[15] BHUTANI G, DWARAKANATH T A. Novel Design Solution to High Precision 3 Axes Translational Parallel Mechanism[J]. Mechanism & Machine Theory, 2014, 75(5): 118-130.

[16] LI W, GAO F, ZHANG J. A Three-DOF Translational Manipulator with Decoupled Geometry[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7] 沈惠平, 熊坤, 孟庆梅,等. 并联机构运动解耦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2016, 47(6):348-356.

SHEN Huiping, XIONG Kun, MENG Qingmei, et al. Desig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Motion Decoupling for Parallel Mechanism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2016, 47 (6): 348-356.

[18] 杨廷力,刘安心,罗玉峰,等. 机器人机构拓扑结构设计[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YANG Tingli,LIU Anxin, LUO Yufeng, et al. Topological Structure Design of Robot Mechanisms[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2.

[19] 黄真, 孔令富, 方跃法. 并联机器人机构学理论及控制[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HUANG Zhen, KONG Lingfu, FANG Yuefa. Theory and Control of Parallel Robot Mechanism[M]. Beijing: Machinery Industry Press, 1997.

Design and Kinematics of 3-translation Parallel Mechanisms with
Zero Coupling Degree

SHEN Huiping WU Chengqi XU Ke ZHAO Yingchun YANG Tingli

Research Center of Advanced Mechanism, 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016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opology design theory based on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characteristic(POC)equations, a new asymmetric 3T PM (RPa‖3R)2R+RPa with zero coupling degree and decoupled motions was designed. The main to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POC, degree of freedom, and coupling degree were calculated. Workspace and singularity of the PM were analyzed based on inverse position solutions of the PM.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of the center of mass of the PM were obtained by Jacobian matrix, and simulation curves of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was put forword.

Key words: parallel mechanism(PM); kinematics; coupling degree; workspace; singularity

中图分类号TH12

DOI:10.3969/j.issn.1004-132X.2019.06.00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收稿日期2017-10-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5062,51475050);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资助项目(BA2015098);江苏省绿色过程装备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编辑 )

作者简介沈惠平,男,1965年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并联机构、机器人机构学。发表论文250余篇。E-mail:shp@126.com。